江西省赣州市2015届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3-10 |
江西省赣州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2015年2月 本试题分第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礼乐文明”是酝酿中华文明的温床和根基。其形式上表现为“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本质上化为一种贯通各种艺术的本体精神。中国古代士人以琴为一种生活方式,从而以实践理性精神对待日常生活态度,这实际上潜含着一种发端于原始“乐舞精神”的审美式人生意味。于是,华夏先民自觉不自觉地由“六艺”和“琴棋书画”开始“修身”,继而去勉力实现主流文化那“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 先秦时期,“艺”(从属于“六艺”)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行为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琴棋书画”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内容。这时,为首的“琴”既是一种娱乐身心的工具,同时还有着内在的文化意韵。它不仅是个体修身养性的器物,还渗透着一种发自远古的“乐教”精神,蕴含着文化之“道”。 首先,“琴”并不单是一种“乐器”,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一种现实人生的情感体验,并从中熔铸一定的思想感悟。他们往往并不是单纯追求一种所谓“为审美而审美”的人生价值,而是注重在生活中强化品位,在细节中感悟出人生体验、审美倾向。因此,文化的价值意义就在于激活现实生命个体的情感因素,“中华琴文化”正是这样一个典型。它融艺术修养于日常生活之中,是一种恰当的艺术化生存策略。 其次,以表现中华文化精神为内在质素的“琴文化”也不仅仅是一种“艺”,它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它往往是人们生活方式的行为准则,所谓“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嵇康语)与中华文化中“君子以玉比德”的早期审美观念达到了高度一致。“琴”由丰富的情感、精神领域出发,将个体的生命感受与人类直观的生活世界互为交融,于是,“琴”就由“器”走向了“艺”,继而走向了“学”的路程。 再次,由“自娱”而“娱他”,由“修身”而“齐家”直至“治国”、“平天 | |
| 标题: |
江西省赣州市2015届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 文件大小: |
23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