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人脑与电脑》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4-11


人脑和电脑
戴君惕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在电脑面前,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天然计算机”,“人类永远是机器人的主人”。
2、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了解电脑的发展变化与速度。
3、通过学习本文,掌握相关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变化。
2、明晰人脑与电脑的主要差别。
三、课时安排:3
四、教学步骤: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如何区分电脑与人脑的差别的。
2、阅读课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了解电脑的发展变化与速度。
3、辨析文章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导入新课: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有人戏说“人脑不如猪脑,猪脑不如电脑”,此言并非贬低人类,但电脑的超强功能已经是众所周知。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基本上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电脑、汽车,可想而知电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戴君惕的《人脑与电脑》,看看人脑与电脑究竟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简介
戴君惕,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专事仿生学研究。2005年2月,以湖南人大代表的身份提交《构建长沙一小时经济圈,打造湖湘经济高地》的议案,议案中将长沙、株洲、湘潭、娄底、益阳、岳阳和常德等六个城市纳入了经济发展行列。
三、了解计算机天才
比尔·盖茨(英文:William Henry 1955年10月28日-),是一名美国企业家、软件工程师、慈善家以及微软公司的董事长。他与保罗·艾伦一起创建了微软公司,曾任微软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并持有公司超过8%的普通股,也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公司在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业务,全球员工总数超过91000人。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比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2008年6月27日正式退出微软公司,并把580亿美元个人财产尽数捐到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福布斯》杂志2009年3月12日公布全球富豪排名,比尔·盖茨以400亿美元资产重登榜首。
比尔·盖茨于2008年6月27日退休了,他在微软同事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形象呢?这个当属与他一起共同执掌了微软28年之久的CEO鲍尔默最有话语权了。“他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伙子,不太爱说话,但浑身充满了活力,尤其是一到晚上就活跃起来。当时的情况是,经常在我早上醒来时,他才准备睡觉。”鲍尔默在最近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如此形容比尔·盖茨。鲍尔默说的对,也许只有活力才是成功的最关键因素,这是比尔·盖茨留给大家最好的礼物。
四、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有关人脑与电脑的科技说明文。文章从笨重的、原始的“埃尼阿克”计算机入手,介绍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之快,继而对人脑与电脑进行了比较,强调人脑的记忆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可靠性。接着分阶段介绍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历程,对计算机的超强功能和仿真程度大加赞叹。
五、分析课文
全文两节分两部分理解
第一部分:从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入手,对人脑与电脑进行比较。
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列数字:第1段和第8段 对第一台计算机的占地面积、重量、使用的元器件、造价和运算速度作了详尽而具体的说明;同时对人脑的重量、体积和所需能量作了解释。
举例子:第3-6段 运算圆周率的数值。
作比较:第2-6段 人脑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数值依次从第7位开始,然后是17、35、72、140、200、500,最高算到了小数点后707位,而且历时1000多年,而电脑仅用70多个小时就算到了小数点后2035位。
从重量、耗能、记忆、思考和可靠性等方面,对人脑与电脑进行比较。见下表:
人脑
重量:大约只有1500克
耗能:不到2.5瓦
记忆与思考:很强,善于思考
电脑
重量:巨型机比人脑重上万倍
耗能:巨型机多上万倍
记忆与思考:巨型机远不及人脑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展示电脑的发展变化及速度。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
第一代计算机至第六、七代计算机发展变化情况如下表:
计算机
出现时间
主要元件
特点
第一代
1946年
电子管
体积大、耗能高、运算较快
第二代
1956年
晶体管
体积较小、性能较好、效率和寿命高
第三代
约1958年
集成电路
体积更小、性能更好
第四代
1975年
大规模集成电路
运算极快(巨型机);体积很小,耗能小性能极高(微电脑)
第五代
1978年后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微型化方面可与生物脑媲美
第六、七代
将来
生物集成电路
可逼真地模仿人脑(研制中)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电脑的发展过程呈现出更新速度快、性能突飞猛进的特点,在仿生、思考和记忆等方面的能力越来越接近人脑。
六、课堂作业
教材P62第一题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2、找出课文中的6个感叹句。
3、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谈对当今电脑普及的一些看法。
4、布置课堂作业。
一、写作特点:
1、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全文以章节的形式布局,共两节,谈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比较人脑与电脑的差异;第二个问题是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行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不枝不蔓,一目了然。
2、方法精当,深入浅出。
文章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和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把深奥的内容 说得具体可感,容易被读者接受。
3、饱蘸感情,感染力强。
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和社会所带来的巨变,作者感同身受,文章中用了许多明显的感叹句,还有一些表达作者的钦佩和赞美带有浓郁感情色彩的的句子,那种喜悦与幸福感自然而然也能感染到读者。例如“人类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在这基础上,第五代电脑已经研究成功”、“人们看到它轻而易举地计算着各种繁难的数学题,无不大为赞叹”等等,都情感丰盈,让人读后为之动容。
二、找出课文中的6个感叹句
1、竟把 值计算到小数点后2035位!
2、这就把可怜的谢克斯的15年的努力全部一笔勾销了!
3、晶体管计算机的体积是电子管计算机体积的千分之一,但效率和寿命却提高1000倍!
4、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啊!
5、这样(指使用生物集成电路),计算机就能再缩减千万倍,其运算速度要6、比目前最先进的微电脑快100万倍!
7、这种第六代电脑制成后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是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的!
三、讨论
本文写于十年前,尽管距世界第一台计算机有50多年,但当时中国的计算机仍然处于初始阶段,除“中国的第一软件”王永民发明王码五笔输入外,在软件方面再也没有值得骄傲的资本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甚远。九十年代中国面临信息挑战阶段,有专家建议:尽快与世界计算机联网。文中作者提到电脑不具备人脑的很多优势,人是最完美的天然计算机,对于他的这种观点,十年后的我们又是怎么看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了解的计算机知识,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参考文章
人 脑 与 电 脑
伍小戈
多年前我的一位会电脑的同事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人脑不如猪脑,猪脑不如电脑”。当时我还以为他是开玩笑,直到后来我也学会了电脑,才明白了此话的妙处!确实是这样,猪脑是否比人脑聪明我没考证过,不敢乱说,但电脑比人脑聪明是千真万确的。在电脑面前,人脑真的很笨拙、很可笑!不信我随便列举几 例,绝无牵强附会。
设置 在电脑上你可以把自己经常用到的某些功能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以后你在使用这一功能时,只要按照预先设置的步骤进行操作就是。可生活中几乎没有一件事是可以预先设置并按照自己的设计去进行的,哪怕你的那颗脑袋再聪明。
查找 这也是个十分快捷实用的功能,你只要在电脑中输入想要查找的文件名称,几秒钟后你想要的东西就会出现在屏幕上。而在生活中,常常为了一份资料找得两眼发直;如果是在脑海里搜寻某个遥远的记忆,那非得要弄出神经病来。
复制 这是电脑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功能,小到一句话、一篇文章,大到一个文件、一个磁盘,只要你先把它复制或剪切,再粘贴到另一个地方,无论多少内容,几秒钟就能搞定,而且绝不走样。但生活中的东西绝大多数是无法复制的。
还原 这也是电脑中常用的一个功能,你在操作中如果不小心把本来不该删除的东西给删掉了,那不要紧,选“恢复”或“还原”就是,一切都和原来一模一样。可在生活中,做错了的事、说错了的话是无法还原的,只能追悔莫及。
保存 把需要保存的资料存放在电脑里,既快捷又安全,而且容量极大,一台有100G硬盘的普通电脑,从理论上说可以保存4万多部《红楼梦》;而人脑恐怕连一部《三字经》也装不下,真是望尘莫及。
删除 与保存刚好相反,在电脑中删除一份资料非常简单,只要你选中这份资料,弹出菜单选“删除”后按回车就成,从此电脑里就不会再有它的存在。可我们脑袋里那些多余的、肮脏的、不愉快的东西,却怎么也删不掉。
备份 在电脑中这也是个很常用的功能,凡是重要的资料,你不妨把它多备一份或几份,一旦原件被毁坏,还有完全一样的另外一份或几份。可生活中几乎所有重要的东西都是没有备份的,比如老婆,还有脑袋等,都只有一个,你不得不珍惜。
刷新 当你操作电脑感觉速度很慢、很呆滞的时候,不妨用用“刷新”这个功能,轻轻一点,就会有焕然一新的感觉。如果大脑迟钝、心情不佳的时候,也能像电脑一样“刷新”一下,那该多好!
升级 人脑中有些知识是需要更新的,要靠拼命地学习来充实和提高自己。电脑也一样,它的名词叫“升级”,当一个程序有了新版本的时候,你只要连接相关的网站或下载相关的软件,轻轻一点就更新了,比人脑的知识更新不知快了多少倍。
杀毒 和人一样,电脑也常常受到病毒的袭击,也有患病的可能。人在这种时候只能去医院打吊针,弄得不好还要死人。而给电脑“治病防病”就很简单,只要你装上一个杀毒软件,并实时监控和升级就成,包你平安无事。
加密 人在世上有许多秘密,把它存在脑海里,不仅难于记忆,而且一不留神就会泄密,带来不少麻烦。可如果把它存放在电脑里并输入密码就高枕无忧了,不知道这个密码的人要想看到它,只能干瞪眼,哪怕他是你的亲爹妈!
压缩 如果一个文件太大不便保存或发送,有什么办法吗?有,这就是电脑的“压缩”功能,无论多大的文件,只要在电脑里“压缩”一下,体积就小了许多,但内容却丝毫不少。我想,一些需要减肥或减压的人,应该是很羡慕这个功能的。
自定义 电脑是个很共性的东西,可它的设计者却为用户准备了一个叫“自定义”的功能,你可以利用这个功能搞一些很个性化的设置,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可我们有的人就喜欢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连冰冷的电脑都不如。
重命名 在电脑里,什么东西都可以改变,包括任何一个文件的名称,这就是“重命名”。可生活中我们要想给自己或某件事物改个名字却很难很难,无论这个名字是多么地不合适,也无论你有多少条理由。
最大化 可以把电脑里的任何一个东西放大到占据整个屏幕,让你看得清清楚楚。每当用到这个功能,我就想把自己的某些东西也“最大化”一下,比如我的才能、我的成就、我的智慧,还有我面对现实、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最小化 和最大化刚好相反,那么我的想法也相反。每当用到它,我就想把我的另一些东西“最小化”,比如我的缺点、我的失误、我的烦恼,还有我与他人的距离和我对生活的期望。但这都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是电脑,而我这是人脑。
上面列举的这些还仅仅只是电脑中的一些最普通最常见的功能,但已经足以看出人脑与电脑之间的距离有多大!唉,人脑就是不如电脑!
课堂作业 教材P62第二、三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人脑与电脑》ppt课件(19页)
《人脑与电脑》同步练习
《人脑与电脑》学案
《人脑与电脑》教案1
《人脑与电脑》ppt课件1
《人脑与电脑》教学参考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