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巨人和孩子》教案
连南县寨南中心学校 谭海明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讨论,领会作品主题及教育意义。
2.体会本文生动、精彩的语言。
3.培养学生待人真诚、无私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领会作品主题及教育意义。
难点:体会品味生动、精彩的语言。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爱的奉献”音乐,展示 “爱”的有关格言,引出“爱心”的话题。
二、朗读、品析课文:
1.给生字词注音。
栖( )息 徘徊( ) 嬉( )戏 咆哮( )
聆( )听 肆( )意 翩翩( )起舞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1)巨人封闭自己的花园不让孩子玩耍的言行表明他是一个怎样的巨人?(用文中一个词语回答)。巨人这样做给花园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自私。 花园里的小鸟无心唱歌,树儿忘了开花;春天再也没有出现,夏天也不见踪影,也没有秋天。巨人的花园里终年是寒冬,只有北风、冰雹,还有霜和雪在园中的林间上窜下跳。)
(2)花园里后来又有了美丽的春天,孩子们又能和巨人在花园里快乐地玩耍,这些是因为巨人什么样的变化才换来的?
(巨人看到孩子给花园带来春天,为自己原来自私的行为感到羞愧,他改正了自己的错误,用真诚与爱心欢迎孩子来花园玩耍。)
(3)《巨人和孩子》的故事,让我们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1.爱心能给世界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自私会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2.做人要有爱心,而不要自私自利。)
三、品析句子:
1.“鸟儿们在树梢翩翩起舞,兴奋地欢唱着。花儿也纷纷从草地里伸出头来,露出笑脸。”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拟人修辞手法。把鸟儿鸣叫和花儿鲜艳的特征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同时也使语言显得亲切,富有感情。)
2.在课文中找出一些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想想自己的作文经常用上吗?
四、拓展、探究:
结合自己的经历,把句子补充完整:
看到自私的巨人,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课讲话吵闹的学生,他们为了自己一时的任性,不但害了自己学不到知识,还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
看到充满爱心的巨人,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的力量,父母的声声叮咛,老师的循循善诱,遇到困难时旁人的援助之手,都让我们感受到无限温暖)
五、小结全文:
本文通过描写了巨人开始由于自私给自己的花园带来了寒冬,后来悔改后付出爱心给自己花园带来春天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主题:只有具有爱心才能给他人和自己带来快乐,生活也正是有了爱才充满阳光与和谐。
如果自私是魔鬼,爱心就是天使。让我们都做一个充满爱心的天使吧!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与和谐。
六、堂上练习: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安慰。
A.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B.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C.一片冬日的阳光
七、课后作业:
1.把生字词抄写在作业本上。
2.完成练习册。
3.请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说说巨人最爱的那个男孩哪儿去了?
八、板书设计:
童话 巨人和孩子
王尔德
言行自私赶走孩子 花园只有寒冬
巨人 (变)
充满爱心 欢迎孩子 花园美景回归
爱心:美好和欢乐 自私:不幸和痛苦
2015/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