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文章写作与修改》之《材料的使用与处理》导学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07-09


内容感知
不是所有的素材或者素材所包含的所有信息都能够写入文章,必然要经过作者的筛选和提炼。这个筛选、提炼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加工的过程,最后作者写入文章的材料一定是精心选择后的东西,这样才能更加有力地服务于中心,才能更加有力地表现作者的想法和情感。要达到这一步,首先我们就要努力地去理解材料,要认真分析材料各部分的属性和联系,从而获取它们的意义。其次,要提高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每个人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这是导致写作差异的重要原因,而我们的认识又是不停地变化或者说是提高的,所以要提高写作的水平,认识水平的提高就成了关键。
要点阐释
1.什么是素材?
提示:素材是指艺术家在平时和创作准备阶段中收集积累的未经加工提炼的原始材 料。
2.什么叫分析和综合?
提示:分析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各个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综合是把分解开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3.认识水平和处理素材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提示:从素材中发掘的意义随着作者的不同而不同,关键就在于不同的作者,他们的认识水平不同。另外,即使是同一作者,他的认识水平也是会发生变化的,罗中立创作《父亲》的过程便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最初他只画了个守粪的农民,这时候的作品和他最初的创作素材还没有太大的距离,而后,又画成了一个农民,最后才画成了《我的父亲》,而最终定名为“父亲”。到这时他才感觉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得到了完全的表达。《父亲》也因此成为一幅名画,打动着你我。你看,这不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丰富的过程吗?
4.如何理解“中心印象”?
提示:中心印象就是在所有的印象中给我们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它和认识水平的高低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认识水平高了,对材料也就会更有把握,也就能更准确地找到材料的“中心”。当然,坚持对“中心 ”的理解的训练也能提高人的认识水平。
例文赏析

标题: 《文章写作与修改》之《材料的使用与处理》导学案
文件大小: 24K
文件格式: zip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阿房宫赋》导学案(3课时)
《阿房宫赋》导学案9
《阿房宫赋》导学案8
《国家的儿子》学案
《老子》四章导学案5
《客至》导学案
《登快阁》导学案
《临安春雨初霁》导学案3
《临安春雨初霁》学案3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学案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学案3
《临安春雨初霁》导学案2
《自己之歌》学案2
《迷娘(之一)》学案2
《自己之歌》导学案
《树和天空》学案2
《致大海》学案3
择性必修中册《致大海》导学案
《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树和天空》预习导学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2
《五代史伶官传序》导学案
《苏武传》预习学案
《黍离》导学案
《屈原列传》预习学案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导学案2
《大卫·科波菲尔》导学案3
《天路》导学案2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导学案3
《乡土中国:“家族”“男女有别”》导学案
《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3
文章写作与修改《材料的使用与处理》ppt课件(267页)
文章写作与修改《材料的使用与处理》教案3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教案2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