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三年级上 >>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实录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08-26


 
  2001年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广东深圳的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执教《做一片美的叶子》一课时,以学生的“亲历实践”替换教师的“繁讲冗析”,用师生间充满魔力的心灵对话打造出了美轮美奂的诗情新课堂。下面,笔者想撷取课中“几片美的叶子”,化作永恒的字符,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启课——未成曲调先有情
  前苏联文豪高尔基在谈到他的创作经历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声调,都是它给予的。”其实,课堂教学的启课导入也同样必须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韵致。请看孙老师的独家创意——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生:喜欢!
  师:那好,现在我想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画一片美的叶子!可以上黑板来画,也可以在下面画。愿意到黑板上来画的同学请自己上来!
  (几个学生兴致盎然地上台作画,其余学生在座位上画。)
  师:(极富诗意地为学生作画配上独白)一只只嫩生生的小手,在黑板上自由“舞蹈”,一个个“舞蹈造型”——一片片叶子布满黑板,这仅仅是一片片叶子在展现?不,这是一扇扇心门在洞开,这是一颗颗心灵在舒展,这是一朵朵心花在怒放!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让我们“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板书课题“做一片美的叶子”)
  师:《做一片美的叶子》是篇充满智慧的散文。读了以后,它会让你见以前所未见,闻以前所未闻,思以前所未思,得以前所未得;它会让你豁然开朗、怦然心动。它很有营养,绝对胜过“脑白金”!想不想好好读一读?
  生:想!
  【点评】: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心打造的学习氛围。试想:星空月朗、凉风习习、地碧天蓝、襟怀若谷,这该是多么美妙的教学场景啊!身置此景,话语如涓涓流水,潺潺而出,心门似春之柴扉,轻轻洞开。如此,哪有心声不能聆听?哪能有心灵不能理喻?哪有心火不能点燃?哪有心花不能怒放?

  二、研读——不动笔墨不读书
  弗西斯·格瑞莱特在《培养阅读技巧》中说:“阅读是读者积极活动的过程,读者带入这一过程的东西,往往比他从读物中所找到的东西更多更重要。”的确,有没有把阅读主动权、时间支配权和空间活动权不折不扣地交还给学生,应是验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真正得到落实的最重要的依据。
  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学们,同一篇文章,大家可能各有各的阅读体会。下面,请你们仔细地默读课文,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让你有了哪些体会,就请你随手写下来,以供交流。好吗?
  生:好!
  (学生自主研读课文,不时在书上作些批注,教师巡视指点,与学生共同思考,六分钟后。)
  师:现在,请你们自由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孙老师愿意聆听你们的声音,分享你们的喜悦!
  生:书上有这样一句话:“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我觉得这个比喻有颜色、有形状、有动作,令人耳目一新。
  师:是的,这句话写得的确非常好!因为它写出了树的无尽的活力,体现了树的色彩美、形态美、动态美和生命美。
  生:老师,我和他一样,也非常喜欢这个比喻句,请让我背大家听一听:“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师:背得真好!我听出来了,你确实很喜欢这句话。
  生:书上说:“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读了这句话,我很受启发:同一棵树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同一个班级找不到相同的学生。
  师:请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然后在下面画个破折号,再写上你的姓名。这就是你的格言哪!
  【点评】:古人曾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因为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孙老师让学生批注课文,虽然使课堂“一时寂静”,却能让学生通过批注而激活思维、抒发感受、展示个性,这一做法既务实有效,又返朴归真。

  三、对话——心有灵犀一点通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小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也经历了许多事,体味了不少情,而这正是语文教学必须加以关注和利用的资源。理想课堂应是师生间平等交流、共同探究和相互启发的过程,师生一起进入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
  生:“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读了这句话,我想到了人的一生也有“四季”:我,就像春天的叶子,嫩嫩的;爸爸就像夏天的叶子,壮壮的;爷爷就像秋天的叶子,黄黄的……(全场掌声)
  师:说得真是太好了!
  生:由“回归大树地下的根”这句话,我想到“落‘叶’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树’”。
  师:噢,你为什么会想到这句话?这是不是哪一句古诗改装过来的?
  生:是的,因为我曾经背诵过“落花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我觉得,不管是“护花”还是“护树”,道理都是一样的!
  师:这就叫活学活用!孙老师送给你一片枫叶,这片枫叶是我从北京香山上摘来的!(该生双手接过叶子,连声称谢)
  生:中国是一棵大树,把56个民族结为一个整体,每一个民族在中国都有自己的位置。地球也是一棵大树,把每一个国家结为一个整体,每一个国家在地球上也都有自己的位置。
  师:好!你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把书本与现实结合起来了,这叫活读书!大家掌声鼓励!
  师:(总结)叶美,因为有树;树美,因为有叶。如果每一片叶子都很美,那么,这棵大树一定美;如果每一个同学都很美,那么,这个班级一定美;如果每一个人都很棒,那么,这个民族一定有希望!
  ……
  【点评】:在对话的课堂上,教师把学生看作心上的朋友,学生就将教师视为眼中的亲人,教学过程就能成为师生间以心连心的心潮相逐,以情生情的激情奔涌。“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追求的就是用生命点燃生命,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

  【感想】
  曾有专家赞赏孙老师的教学是“追寻魔力的对话”,从他的极具个性、极具魅力的教学之中,似乎可令我们有如下的思考和启发:
  1、亲历实践。当学生“零距离”触摸、品味作品时,已不再是一个毫无主见、毫无思想的人,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个人因素,都会影响乃至制约他对文本的读解并打上鲜明的个性印记。
  2、个性放飞。“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一种个性化活动,教师不能只按照教学参考书、标准答案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吸收,更不能要求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是整齐划一的。
  3、情感碰撞。阅读也是文本与读者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建构、互相拥有的过程,需要学生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碰撞。唯此,方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到由语文所带给他们的快意!
  孙老师的课堂教学,其“设计”并不细腻和华丽,但课堂流程却如此富有诗意!细究之下不难发现,正是由于孙老师精准地掌控了“生成”、“对话”、“情感”等优课“枢纽”,才引领学生一起进入到了曼妙绝伦的境界。这样的课堂对学生而言,绝不仅仅只是充盈诗意的解读,更称得上是飞扬激情的脉动!

                                     浙江省绍兴县湖塘街道宾舍小学 叶刚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写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4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案1
《一个粗瓷大碗》知识点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四》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
《一个粗瓷大碗》教学设计2
《一个粗瓷大碗》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上《一个粗瓷大碗》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8个单元字词盘点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2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案1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教学设计2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教案1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说课稿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反思2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设计2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案1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课堂实录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实录片段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2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案1
《一块奶酪》导学案2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识字表
《一块奶酪》教学反思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5
《做一片美的叶子》ppt课件3
《做一片美的叶子》课文原文阅读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设计4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案3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设计2
《做一片美的叶子》ppt课件2
《做一片美的叶子》ppt课件1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