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听瀑》教案3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08-28 |
一、谈话 第一次给501班的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我将带大家前往一个地方,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黄果树,说到黄果树,你一定知道我们要去?是的,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很想见一见吧。那好,先大饱一下大家的眼福。 视频呈现。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是中国的第一大瀑布,是世界上最壮观最宽阔的瀑布之一。 师:面对着黄果树大瀑布,你最想说什么呢? (板书,读课题) 二、初读 今天这节课我们可不一样哦,我们是去聆听黄果树瀑布的声音。齐读课题,请大家把书翻到157页,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在课文中,有一处地方特别难读,请你先试着读一读: 当年徐霞客描写道:“上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叶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描写得准确形象,不得不令我们叹服。 读得很流畅,而且还读出了瀑布的壮观,令人佩服哇! 对于徐霞客大家有了解的吗?(是明代的一位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他一生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并写下了两百多万字的游记) 不简单,你的知识好渊博啊,这段话,是徐霞客描写的是黄果树瀑布的形状,但我们全篇课文重点写的是黄果树瀑布的声音。 三、初听瀑音 好,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些描写瀑布声音的词语。 渐近渐响 响遏行云 震荡回响 如雷轰鸣 訇然作响 1.这瀑声同样是那么壮观,请轻声读课文,我们是在黄果树的哪些地方听瀑呢?划出有关“听瀑”语句。 2.交流语句。这渐近渐响的瀑声是在哪里听到的?补充板书。 渐近渐响 风景区门口 响遏行云 路上 震荡回响 山径 移步换音 如雷轰鸣 谷底 訇然作响 谷底 3.出示所有语段,让我们连起来读,引读。 4.点出“移步换音”。 此时,或许大家已经感觉到,听瀑的地点不同,听到的瀑布声音,也不同,这种写作方法叫“移步换**”,这里我们暂且称为“移步换音”。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真不简单啊,非常有创意,有诗意,课文就是按照这样的写法把整篇文章串起来的。 四、细听瀑音 瀑布的声音我们已经读熟练了,读准确了。这瀑布的声音还需要我们去细细地聆听,去欣赏。 1.景区门口听音。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车到黄果树风景区,便闻一阵“哗哗”之声自远处飘来,若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潮水般涌漫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啸,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 A 渐近渐响,你从哪儿地方体会到这声音是渐近渐响的?若微风拂过树梢,微风拂过树梢给人感觉是? 潮水般涌漫过来。潮水的声音给人感觉是? 请你读出来。 B 你还从哪儿体会到这声音是渐近渐响的?请你圈出来。 飘来,拂过,涌漫,盖过,奔泻。 这一连串的动词,越来越有力量。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的渐近渐响。你能读出来吗?让我们一起读。 C 读着读着,你感觉这瀑布声音带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变化,极富动感,美妙。了不起啊,连美妙也体会到了,这瀑布声音简直就是美妙的音乐了。 一起读。 D 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的瀑布声音会如此美妙? 点明写法,运用了比喻的表达方式。 2.自读路上听音和山径听音。 让我们继续聆听,请你自己读一读,听一听,这儿也有音乐了吗?这是怎样的音乐?又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写上批注。 交流: 路上听音:大合奏,壮观。 山径听音:优美,壮观 指导理解响遏行云。响遏行云是什么意思,知道吗?这个词语出自于《列子·汤问》一书,书中写到:“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讲的是一位叫秦青的人很会唱歌,按着节拍,慷慨悲歌。歌声振动林木,高入云霄,好像连浮动的白云也在驻足聆听。 这么一讲,你觉得这大合奏还是怎样的音乐? 继续交流。 点拨写法:这两处同样运用了比喻的表达方式,同样让我们聆听到了音乐。连起来读一读。 那瀑声,不,是音乐,声声入耳,简直太奇妙了! 五、瀑音入身入心 1.继续前行,继续聆听,直至谷底。此时这音乐落在我们的哪里?这是怎样的音乐?自己读一读。又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写上批注。 2.入身,入心,具有活力。 请你读出来。 3.直“跃”而进,换成“灌”可不可以?请你读出来。 4.再读,此时此刻,我们心里有什么话想说? 六、仿写瀑音 同学们,那黄果树瀑布的瀑布声音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那么丰富多彩,那么富有音乐美,给了我们那么多不同的感受。 在我们家乡余姚也有瀑布,那就是梁弄的白水冲瀑布。 你能像作者那样写一写我们家乡的瀑布呢?一句两句都行。写完后就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写,交流。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