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五年级上 >>
《泊船瓜洲》教案3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10-0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2、使学生能说出诗句的意思,感受并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预习并了解诗人王安石的有关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的音乐好听吗?大家知道是什么曲子吗?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月亮一直是诗人们乐于描写和遐想的对象,据统计在《唐诗三百首》中写月亮的诗就占去了五分之一,多达60余首。当然,宋代诗歌中也不乏佳作。这些写月亮的诗歌或表达思乡之情;或抒发喜爱之意。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宋诗《泊船瓜洲》,看一看这首诗,抒发了王安石怎样的感情?(板书:泊船瓜洲)
    本节课的任务:(1)通过各种方式的读,然后背过这首诗。
           (2)通过读和老师的讲解理解诗意,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温故而知新
    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谁能给大家背几句?(1-2个同学)学生有可能背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张继《枫桥夜泊》、白居易《暮江吟》、刘禹锡《望洞庭》等。(齐背)
    刚才大家背的这几首诗,有二个特点:
   1、它们都是写秋天的景象的
     (“疑视地上霜”,“月落乌啼霜满天”,“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湖光秋月两相和”。)
   2、都有月亮,
     其中《静夜思》和《枫桥夜泊》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暮江吟》、《望洞庭》抒发对月亮的喜爱之意的。那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到底是秋天的,还是春天的景?思乡的?还是表达喜爱之情的呢?下面让我们在读中来感悟吧。
  三、读(读出层次)
   1、默读一遍,看一看诗中有什么不会的字和或不懂的问题,请用笔画出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2、指名读,正音,读准下面的多音字。出示第二张幻灯片。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
    钟山只隔数(shù)重(chóng)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3、齐读:{由快——慢},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思考:王安石在瓜洲看到了什么景象?(提问1——2人)春江、绿、明月、山、水。
   4、打节奏读,注意节奏和押韵{由快——慢}
   5、指导朗读,注意停顿和节奏,出示第三张幻灯片。
     老师范读。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 瓜洲// 一水间,
        钟山/ 只隔// 数重山。
        春风/又绿// 江南岸,
        明月/何时// 照我还。
   6、集体吟唱
     按照上一学期教给大家唱《暮江吟》的方法来唱《暮江吟》,大家先自己唱一下。
  四、师小结,定感情基调:
    常言道:“文读千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读是学习古诗的关键和好方法。好了,我们今天的第一个任务已经完成了。
    现在,谁来讲一讲刚才你在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高兴、轻松、愉快),还是忧郁伤感?(提问1——2人)。
    生也可能回答:欢快的,乐观的,忧郁的、伤感的,
    那么,你们的感觉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诗文。
  五、悟(理解、领悟)
   1、理解课题
     泊船瓜洲,看到这个标题,就令我们想起《枫桥夜泊》,泊:停船靠岸。在古代,停船靠岸就是快到了晚上,要睡觉休息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为当时没有导航技术),所以这首诗的标题也可以改成《瓜洲夜泊》、《夜泊船瓜洲》,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应是临近晚上,地点是瓜洲渡口。
     师: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为什么说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作者。
   2、作者简介——由学生制作一张幻灯片。王安石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板书:江西临川人)
     师:王安石是在一种怎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呢?我们还要回到公元年1071年王安石任宰相,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变法革新,但是立刻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大官僚们的反对,他主动辞职,回到了从小与父亲一直生活的,被他视为第二故乡的南京。8个月后,又重新被宋神宗启用,这一年王安石已经55岁,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了。心情愉快,同时对前途的忧虑,在赴任途中写下了此诗——决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心情愉快、眷恋家乡、忧虑前程)。我们懂得了这些,这首诗就好理解了。
    (1)诗中描写了那些地点?
      学生可能回答出三个:瓜洲、京口、钟山。
      老师补充,还有京城开封,江西临川(王安石的故乡)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指南京,王安石的第二故乡。
      开封:今天的河南开封市。(可出示第四张幻灯片,表示四个地方的关系)
      所以,就可以解决了最后一句中的“还”——回南京这个问题。
    (2)师:王安石在瓜洲看到了什么景象?当时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用诗中的字词来回答。
      学生可能回答:“一水、数重山,江南岸,明月”。(板书)
      师:站在瓜洲——望京口——想钟山——触景生情
      产生了:1、愉快、喜悦之情
      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了。心情愉快,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一水,数重山都不算远。
   2、思念
    从2个方面可以看出对故乡的思念:
    (1)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了。心情愉快,可是又要离开故乡,所以不免又思念家乡。现在故乡近在咫尺,可是会越来越远的。
    (2)我们可以结合白居易写《暮江吟》来理解,白居易也是触景生情,可他——离开京城长安,离开了朝庭的纷争,一路上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王安石是——赴任,虽然可以施展抱负,但前途未卜的担心,使他想早日告老还乡。这也是人之常情:“游子思乡,他乡苦,故乡甜”。
     师:还有那些景物使王安石思乡的?
     春风、江南岸、明月
     “春风又绿江南岸”,“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我的家乡太美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着天上的月亮,感叹月是故乡明,此时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一股浓浓的思乡情油然而生。
   3、忧虑、无奈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重心,是“又”字。其实王安石在这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绘江南春景之美丽,他把诗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绿”字上,他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情,还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春回江南,而诗人自己呢,却不得不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遣的无限乡愁的真实写照。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于景的层层铺垫作势,结句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抒写乡愁的淋漓之笔,才水到渠成地直泻出来,把乡愁的抒写发挥到了极致。对故乡欲回不能,欲罢不休的无奈。今日明月送我去,他日明月“何时”送我还?仕途险恶,吉凶难测,那“何时”二字是诗人发自肺腑的一声沉重叹息,蕴含了诗人对险恶仕途的担忧,对施行新法前途的顾虑。诗意忧思深切,格调也十分苍凉,是如闻其声的一声喟然长叹,是诗人抑郁消沉心态的真实自然的流露。
     以下可做备用环节: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形容词做动词,使动用法,用得绝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或者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师:“绿”字用得好的原因:(第四张幻灯片)
     1、反映了江南水乡早春嫩绿的色调。
     2、表现了春风使大地复苏的神奇。
     3、表现了绿的层次美、动态美。
  六、赏——意境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写出了一江之隔的几个地点,还展示了春的新绿,月的皎洁。色泽鲜明,以及对故乡欲回不能,欲罢不休的无奈。诗人推敲文字的风范。
  七、翻译:京口”与“瓜洲”只有一江之隔,而钟山离这里也只有几重山之远。一年一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的大地,什么时候才能让我趁着明月再回来呢?(第六张幻灯片)
  八、课外拓展
    选做题1、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题,按一定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江南的景色。
       2、如果他来到你的身边,根据你掌握的通信和交通方面的知识,你会怎样劝尉他?排解他的乡愁?
       3、继续收集有关描写思乡的诗歌。

  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长江水    思念
              景 钟山   情 愉快  触景生情 情景交融
                江南岸    忧虑  无奈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古诗两首《小池》《泊船瓜洲》教案1
古诗三首《江畔独步寻花》《寒食》《泊船瓜洲》教案1
《泊船瓜洲》读后感
《泊船瓜洲》教案8
《泊船瓜洲》教案7
《泊船瓜洲》教案6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5
《泊船瓜洲》教案4
《泊船瓜洲》说课稿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泊船瓜洲》ppt课件2
《泊船瓜洲》ppt课件1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2
《泊船瓜洲》教案1
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