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7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12-05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教学目标:
1、感受文本丰富多彩、新颖奇特的想象。
2、理解本文的想象和想象产生的依据。
3、进一步认识科学小品文笔轻松、短小精悍、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
4、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每一步想象内容产生的依据。
教学难点:
理解层层推进的逻辑关系。
教学方法:
导读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新课
看图片,思考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参考要点:猴子和一些动物用尾巴把自己挂在树枝上来采摘水果;鳄鱼用它的强有力的尾巴击退敌人;狐狸用它的尾巴保持温暖;松鼠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尾巴当作降落伞使自己安全着陆;一些动物在跳跃或飞翔时用它们的尾巴保持平衡;狗摇尾巴表示对主人的亲近;牛、大象用尾巴赶苍蝇等等。)
同学们知道了每个动物都有适合自己的尾巴,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人类如果也有尾巴会是什么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国作家坎斯•彼勒的科学小品:“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二、介绍作者
坎斯•彼勒,美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他广为世人所知的作品。
三、导读课文
1、检查预习
学生朗读生词,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文章的脉络
小组讨论,划分文章结构。课文共5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由想象入题,提出“人类如果也有尾巴”的设想。
第二部分(2),想象人类的尾巴的样子及人们定会珍视尾巴。
第三部分(3-4),写尾巴的作用和功能。
第四部分(5),愿人人都有一条实用而健美的尾巴。
四、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提醒学生思考: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这是多么有趣的文题呀!谁能说说,这篇文章想象了哪些内容?
2、学生思考几分钟后,提醒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作者是由什么而想到人类会有尾巴?
明确:“被看的动物都有尾巴”——“看动物的动物——人”都没有尾巴这个客观事实引发出来
| |
| 标题: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7 |
| 文件大小: |
8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