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短文二篇》(孔子世家赞,题孔子像于芝佛院)学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12-14


   
课前准备:  
阅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完成课后的词语积累;了解作者所持的观点,收集并整理有关孔子的资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司马迁和李贽在孔子问题上存在分歧的原因。
2. 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文言词汇、名句,激发对 传统文化的热爱。

3. 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感悟道理,评 价历史名人,提出个性化的见解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论语》和孔子相关资料解读文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感悟道理,评 价历史名人,提出个性化的见解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感悟道理。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孔子世家赞》  
一、 检查课前预习  
1、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 》作者是( ) 字( ),( ) (朝代)( ) 家、( ) 家、( ) 家。这本书是我国最早的 通史,与后来的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 ) ”。全书包括 (记历代帝王政绩)、(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 (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大事年表)、 (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这本书被鲁迅誉为“ ( )”    
2、初试身手    
(1) 我所了解的孔子其人    
     
     
(2) 我所喜欢的孔子其言    
     
     
(3) 我所知道的《六艺》    
3、题解  
“世家”是《史记》创立的一种体例,一种是记载地方政权始末,相当于国别史;一种是人物传记,相当于列传。本文属于后者。孔子不是世袭封爵的王侯,司马迁为了突出孔子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破例推崇,为孔子立传,列入“世家”。“赞”,文章最后的论赞部分。  
     
二、朗读课文,理解经典    
1、积累实词,解释加点词语    
(1)仰止 (2)景行 (3) 行止   (4)心向往之 (5)适鲁 (6) 以时 (7)习礼其家 (8)余祗回留之,    (9)没则已焉 (10)布衣 (11)学者宗之 (12)折中 (13)至圣    
2、积累句子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三、深入赏析,品味经典    
1、本文的文体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具体阐述。    
   
   
   
   
   
2、请从文中找出作者盛赞孔子的词?并说说盛赞孔子的依据有哪些?    
     
     
3、最能体现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句?课文是从哪些方面阐述这句话的?    
     
     
   
   
四、总结归纳,研讨经典    
文中除了用“至圣”,赞美孔子的词还有“高山”“景行”,你认为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恰当吗?为什么?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回味经典,仿写练笔    
要求:结合孔子言论写出自己的感悟联想。    
     
   
   
   
   
   
六、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世家”只限世袭王侯,而孔子还未封“王”,司马迁作《史记》,将孔子列为“世家”,请分析其原因。    
   
   
   
   
   
七、作业:以《我心目中的孔子》为题写一遍作文  
   
   
   
   
   
第二课时 学习《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一、 朗读课文,理解经典。  
1、结合注释,疏通句意,理解加点词义。  
教者熟也( )千年一律( )徒诵其言( )强不知以为知( )  
臆度( )矇聋( )从众( )圣之( )  
二、 深入赏析,品味经典  
   
1、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要驳斥的主要论题是什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证明“人皆以为孔子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这一论题是虚假的?  
   
   
   
3、李贽在文中多处引典籍中记载的孔子的话,比如“圣则吾不能”“攻乎异端”“知之为知之”等,请你分析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  
   
   
   
   
4、在文章第二段中,作者直接抨击那些从众之人的“不自知”“强不知以为知”“虽有木,无所用矣”,然而在文章末尾又用四个“从众”把自己写的俨然一个从众俗流,这是为什么?  
   
   
三、 拓展延伸  
结尾段说:“余何人也,敢谓有目?”你能根据此句推断出作者生活在怎样的社会里?  
   
   
四、 当堂检测(练习册 页)  
五、 作业:写一篇随笔:通过两篇短文的学习,说一说你从孔子哪里得到了哪些学习的收获?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下)《唐诗三首》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学案3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学案2
《蚊子和狮子》导学案
《穿井得一人》导学案2
《杞人忧天》导学案
《核舟记》复习学案
《屈原》赏析导学案
《回忆鲁迅先生》学案6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
《桃花源记》学案10
《枣儿》导学案3
《醉翁亭记》讲学稿4
《醉翁亭记》讲学稿3
《湖心亭看雪》讲学稿
《岳阳楼记》讲学稿3
《岳阳楼记》讲学稿2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导学案
《沁园春·雪》导学案11
《钱塘湖春行》导学案4
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导学案4
《苏武传》导学案5
《包身工》学案4
《党费》预习学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7
《龟虽寿》学案5
《庭中有奇树》导学案
《红星照耀中国》导学案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学案2
《短文二篇》(孔子世家赞,题孔子像于芝佛院)教学设计2
《短文二篇》(孔子世家赞,题孔子像于芝佛院)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