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6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5-06 |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软实力”的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学者约瑟夫·奈在其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变化中的美国力量的本质》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面对前苏联、中国、欧洲、日本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美国可以少用“硬”而多用“软”,运用包括美国文化的吸引力、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在内的软实力,作为一种同化行为的权力,来继续维持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领导地位。 今天,中国对于文化软实力的关注,同样是基于对中国文化在未来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这一考量。从这一角度看,文化软实力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与“他者文化”的遭遇中所彰显出来的创生力量。而一个民族文化的创生力与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在增强。 费孝通先生曾认为,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自身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对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就此来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指的是在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对未来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如何健康发展的自觉。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要知道“我从哪里来”,即对我们民族文化传统有自知之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岁月中所形成的核心价值系统,是我们面向未来创建新文化的“理由”。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贵和持中,自强不息”。全球化时代我们强调文化的主体性、本土化,须知本土文化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核心价值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建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时代的紧迫任务。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伴随着国家硬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也得到了全面而迅速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文化贸易和经济活动都面临一个和国外资本同台竞争的问题,如果不建构文化软实力,不仅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输出有问题,影响力受到限制,而且还会被别人占领本土市场,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 (取材于邹广文《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建构路径》)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化软实力”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软实力是相对文化“硬”实力而言的一种说法。 B.文化软实力可以确立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领导地位。 | |
| 标题: |
北京市东城区2016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 文件大小: |
24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