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16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5-22 |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陆机《文赋》在总结前人创作经验和个人创作体会的基础上,首次系统而又完整地探讨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陆机论创作,主要是从物、意、文三者关系入手的。《文赋序》云:“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文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意”如何称“物”、“文”如何逮“意”的问题,即构思之意如何正确反映事物,而文辞如何准确表达构思之意。 如何进行艺术构思,是《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首先,陆机论述了作家在构思前应当具备一些什么条件,才能使艺术构思得以顺利进行。他着重强调了玄览、虚静的精神境界和知识学问的积累两方面内容。《文赋》开篇就提出要“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即首先要深刻地观察万物以引起文思的萌发,又要钻研古籍以培养高洁的心情和从中汲取丰富的词藻。陆机这里着重讲的是书本知识,而没有涉及到从现实生活中丰富知识的问题,但是书本知识和前人创作经验是提高自己写作能力的重要方面。有了这两方面的准备之后,构思活动就能够顺利展开。 《文赋》对艺术想象特征的认识与描述,是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艺术想象作为观念形态的活动,反映了心理的自由性。在描述艺术想象开展情况时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里涉及到了从想象活动开始到艺术形象的构成,当作家进入了玄览虚静的精神境界后,就能“收视反听,耽思旁讯”,一心一意开始构思活动,首先要进行丰富的艺术想象,它具有超越时空局限的无限性和广阔性。而在艺术想象的过程中,作家的思维活动始终是与现实中的客观物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感情的逐渐鲜明与艺术形象的逐渐构成,是同步进行的。当作家专心致志凝神之际,古今之事、四海之景,全都显现在头脑中。这就揭示了艺术想象超越现实,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创作主体于须臾之际、于渺小空间而能化身万千,深进万物内心融造一个崭新的形象,领悟其生命内涵与幽微哲理。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陆机十分强调灵感的作用,他称之为“应感之会”,他认为文思之通或塞决定于灵感之有无。但灵感的来去是非常微妙的,“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他重视灵感现象,对它作了如实的描绘,而深感难以把握,这已经 | |
| 标题: |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6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
| 文件大小: |
24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