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教案4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9-02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   NO.40
一、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并理解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难点
了解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背诵三首古诗
【目标展示】
感悟并理解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了解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新知研习】
一、学习《蝉》
1、                                         1.简介作者,背景。
虞世南(558——638),唐代诗人、书法家。能文辞,工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法家。
2.诵读、探讨
(1)从“饮清露” 、“出疏桐”中可以看出蝉具有什么品质?(生性高洁,栖高饮露)
(2)“高”有哪些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3)本诗表达作者什么感情?(品格高尚者,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3.背诵这首诗
二、学习《孤雁》
1.简介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并讨论
(1)“不饮啄”的原因是什么?(思念着、追赶着它的同伴,执着的精神。)
(2)“谁怜”包含什么感情?由此体会诗人对孤雁的感情。(诗人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3)野鸦与孤雁的叫声有何不同?体会这两种鸟的象征意义。(野鸭象征着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诗人以孤雁自比)
3.感悟理解并背诵全诗
三、学习《鹧鸪》
1.简介写作背景
郑谷(约851——约910),唐代诗人。少颖悟,7岁能诗,世称郑都官。
2.诵读探讨:
(1)整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情绪?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鹧鸪的外形体貌和习性。第二联借写鹧鸪开始刻意营造一个独特的意境,渲染一种惆怅凄切的气氛。第三联借人情写物象,借助于佳人的身心感受,烘托了鹧鸪啼鸣的凄切。尾联又进一步从环境的角度加以渲染,使全诗所营造的悲凉氛围和伤感情调达到了极点。这首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
(2)了解颔联“青草湖” 、“黄陵庙”的典故,并仔细品味颔联。
(3)体会并背诵。
四、当堂背诵
【归纳总结】
 
【巩固拓展】
 
【预习指导】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课件(31页)
《鹧鸪》阅读练习及答案
《诵读欣赏》之《蝉》导学案
古诗《蝉》《孤雁》《鹧鸪》教案3
诵读欣赏:古诗《蝉》《孤雁》《鹧鸪》教案2
《孤雁》导学案
《鹧鸪》导学案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课件3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教案1
郑谷《鹧鸪》原文译文及赏析
古诗三首之《蝉》ppt课件3
《古诗三首》之鹧鸪ppt课件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课件2
杜甫《孤雁》wav音频朗读
诵读欣赏《蝉》《孤雁》教案
杜甫《孤雁》诗歌鉴赏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同步练习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