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三年级上 >>
《我想》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9-23


 
  一、了解儿童诗,形象解读儿童诗意境的“意”和“境”
  师:同学们,你们读过儿童诗吗?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儿童诗吗?
  生1:诗人写给儿童读的诗叫儿童诗。
  生2:适合儿童读的诗。
  生3:还有儿童写的有儿童情趣的诗
  师:对!成人或儿童写的具有儿童情趣、反映儿童生活、适合儿童阅读的诗是儿童诗。
  师:有人说这首诗意境好美啊,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诗的意境吗?不知道,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儿童诗。:
  师朗诵:“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
  师:在月照大海的静态美景中,通过鱼儿的“逃”和“看”的动态加入,写活了一群小鱼儿戏水观月的画面。这首儿童诗中戏水观月的画面就是意境中的“境”,诗中盎然的童趣就是意境中的“意”。简单地说.儿童诗的“意境”中的“意”指诗中的感情、道理、想法;“境”指诗中的“画面”。
  师出示符号“0”,让学生根据“0”的形态特点观察、想象:“0”是什么?
  生:数字零、字母0、鸡蛋、石子、张开的嘴、圆圆的盘子、圆圆的月亮、红红的太阳……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的想象是一幅幅画面,就可以作为儿童诗的“境”,如果以此为题目在诗中进行无限的遐象抒发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就是“意”。我们读儿童诗就要抓住诗中的“境”去体会诗中的“意”。
  二、启发学生以“小手、桃树枝,眼睛、风筝,我、春天的土地”为依据,想象《我想》这首诗的意境,体会儿童奇特的想象
  师:出示“小手﹢桃树枝”,如果把你的小手安在桃树枝上,会长出什么呢?
  生1:我会长出稚嫩的花蕾,在阳光下尽情地绽放。
  生2:我会长出稚嫩的枝条,在春风春雨中尽情地生长。
  师: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想法?
  生3:我会与树上的小鸟、桃树枝、桃树叶成为好朋友。
  生4:我会让小鸟在我的枝条上筑巢、搭窝,让鸟的家族自由地歌唱。
  生5:歌唱美好的生活……
  师:出示“脚丫十柳树根”,如果把你的小手接在柳树根上,又会长出什么呢?
  生1:我会长好多好多的根。
  生2:我会发好多好多的芽。
  生3:我会长出很多很多的柳枝、柳叶。
  生4:我会长出很多很多的柳树,长成一片茂盛的柳树林子。
  师: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愿望?
  生5:我会给人们遮荫,让我的同学在树下乘晾、读书……
  师:出示“眼睛十风筝”,如果把你的眼睛装在风筝上,你会看到些什么?
  生1:我会看见蓝蓝的天空、自由飘飞的白云。
  生2:我会看见自由飞翔的小鸟;还会看见红彤彤的太阳。
  师:往下看。
  生:看到巍巍长城、滚滚长江、滔滔黄河、一碧千里的草原;看到繁华的都市北京、上海、重庆、万州……
  师:出示“我+春天的土地”,如果把你种在春天的土地里,你会变成什么?
  生1:我会变成小草、小花,把祖国打扮得美丽无比。
  师:多么美好的愿望啊!你们呢?会变成什么?有什么美好的愿望?
  生2:我会变成蒲公英,在空中自由地飞呀飞,把我的理想告诉小树、小花,告诉小松鼠、小花猫、小熊猫……
  生3:我会变成一棵摇钱树,为穷人摇下很多很多的钱,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生4:我会变成神笔马良,为瘫痪的妈妈画出神药,妈妈吃了药马上就能站起来。
  师:多么孝顺、多么善解人意的孩子!
  生5:我也会变成神笔马良,为穷人画美味佳肴、高楼大厦;还为我自己画一台电脑(因为我家穷,买不起电脑),我要在网上读好多好多书,还要尽情地玩各种喜欢的游戏……
  三、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我想》,启发学生用学习诗歌的方法体会《我想》的思想感情
  (师过渡:同学们的想象丰富、奇特,还有很多美好的愿望。你们是根据课文“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土地上”展开的想象,作者又是怎么想象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
  1.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
  2.检查、教读,读到正确、流利,读出儿童诗的节奏、韵味。特别注意“悠啊(wa)悠”、
  “长啊(nga)长”、“望啊(nga)望”、“飞啊(ya)飞”中的“啊”的变音指导。
  3.指导学生用“解题——了解诗句大意——抓诗眼体情”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我想》的思想感情。(作者高洪波以“想”为诗眼,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四、启发学生把自己的想象与作者的诗作比较,体会《我想》在想象意境、语言、构思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一)、与作者想象、语言表达对比
  师:请同学们把作者的诗与自己的想象和语言一节一节的对比对比,看看作者的想象和语言好在那里?
  (生默读思考后)
  生1:第一节作者用了比喻和拟人进行想象,作者想象“小手长成花苞牵着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天的歌”让人回味无穷,这里的“牵”正好与小手相对,用得好;“悠”用得好,好象有点……慢悠悠的意思,说不清楚(欲言又止),我们只想到了“长”这个词。
  师:请同学们查查工具书,看看这个“悠”在诗句中是什么意思?
  生2:我觉得这个“悠”在诗句中应选词条上的“久;远”的意识。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吗?
  生2:好象是小手牵着花苞在慢慢地长啊长,就是慢悠悠的意思。
  师:怎么长出春天的歌声的,想象一下。
  生3:桃树的花苞在阳光下慢慢地长慢慢地开放,桃树的枝、桃树的叶慢慢地长大,会长成美丽的春天,这美丽的春天就像一首歌。
  生4:桃树的花苞在阳光下慢慢地开放时,会看到她的好姐妹杏花、李花、君子兰、牵牛花在春风春雨中跳舞,还会听到小溪、小河、小鸟在欢快地唱歌,这所有的声音汇合在一起就像一首春天的歌。
  师:这一个“悠”字表达出了这么多的含义,真是太传神了。这就是诗的语言,有形象、有声音、有色彩,读起来还有音乐一样的节奏美。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节诗,读出诗的节奏、韵味和美妙的想象。(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的节奏、韵味和美妙的想象。)
  师:请同学们再说说其它几小节,作者的想象和语言好在那里?
  生5:第二小节作者用“长成一座绿色的帐篷”概括了我们所有的想象。
  师接:这说明诗歌的语言十分精练,浓缩了很多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节诗,体会诗的语言的节奏、韵味和美妙的想象。(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长啊长,长出一座绿色的帐篷”的节奏、韵味和美妙的想象。)
  生6:第三小节作者把蓝天比喻成课堂很美。
  生7:陈老师,第三小节作者只写了天空的景象,没写天底下看到的情况,是不是作者的想象不够丰富?
  师:是吗?如果高洪波把想到的都写下来,课本装得下吗?在这里他是选取典型的画面“白云、太阳、天”表达儿童对蓝天的遐想和喜爱之情。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节诗,体会诗的节奏、韵味和美妙想象中的无限遐想和喜爱之情。(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望啊望,蓝天是我的课堂”的节奏、韵味和美妙的想象。)
  生8:第四小节想象奇特,“飞”字用得好,写出了儿童…….(欲言又止)
  师接:写出了儿童对美好愿望的向往与追求。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节诗,体会诗的节奏、韵味和美妙想象中儿童对美的无限追求与向往。(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飞啊飞,飞到遥远的地方”的节奏、韵味和美妙的想象。)
  (二)、体会作者构思特点,模仿写诗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看看每一节的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1:作者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生2:每一节都是先写我想怎么样,再想象长成什么、变成什么.
  师:对!你能模仿着写一写吗?
  (生模仿写作5分钟后)
  生1:我想变成一对翅膀\让想飞的人们\ 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尽情欣赏祖国的秀美风光\我想变成一双眼睛\ 让盲同们感受人间的温暖\ 看见世界的光芒\ 我想变成一幅清亮的喉嗓\ 让聋哑儿童\ 拥有甜美的声音\ 能够尽情歌唱
  生2:我想变成一片花瓣\ 悄悄地站在枝头\眺望着\春天那美丽的面庞\我想变成一个西瓜\ 躺在绿油油的田野里\ 享受那夏日的艳阳\我想变成一片雪花\ 快乐地飘啊飘\ 用我的粉妆玉砌\装点祖国山河大江
  …………
  (生自主评价本堂课学习收获后)师总结:同学们,我们读儿童诗就要抓住诗中的画面与精美语言中传神的重点词去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感情、道理、想法;我们写儿童诗就要用画面及凝练的诗化语言去创造优美的意境去表达我们的感情和想法。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我想》课文原文阅读
《我想》ppt课件5
《我想》ppt课件4
《我想》ppt课件3
《我想》ppt课件2
《我想》ppt课件1
《我想》说课稿
《我想》教学反思
《我想》教案5
《我想》教案4
《我想》教案3
《我想》教学设计2
《我想》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