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三年级下 >>
《“这个规矩不能有”》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3-06


 
  一、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有的充满童趣,有的表现出睿智;有的凸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有的赞美了人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品德。本单元的主题是“尊重与平等”,通过诗歌和伟人的故事,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尊重别人,树立与人平等相处的思想。本单元共安排了三篇主体课文:《最美的花束》《“这个规矩不能有”》《苏珊的帽子》,本课讲述了彭总在逛公园时发现公园闭园专门接待他,教育工作人员不能搞特殊化的事,赞扬了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本文的课题是学生需要重点理解的地方,在教学时应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如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等,通过抓住彭总的动作、语言、神态来理解人物品质。
  二、学情分析
    本课所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他们已能够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并在阅读中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向往美好的情境,懂得文章蕴含的浅显的道理。并且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本课的学习应鼓励学生收集有关彭德怀其人其事的资料,更深入地了解彭总的伟大人格,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重点理解课题,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纳闷”、“辩解”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
   3、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激发学生对革命前辈的热爱之情,懂得尊重别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题,以感情朗读为主,着重读好对话,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五、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始终贯穿以学生的读为本,在读中感悟,体验情感,通过分角色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等多种形式进行人物对话训练,深入体会彭总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高尚品质。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想象,在读、悟、讨论等学习活动中,培养朗读、创新、想象能力。重视学生查找、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组织好合作学习活动,在重点、难点上给学生一些必要点拨,当好引导者。
  六、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七、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彭德怀同志的资料;教师准备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引导提问。
   1、板书课题,齐读。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2、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学习目标:
     可能1:这“规矩”指什么?为什么这个“规矩”不能有?
     可能2: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要以它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
   2、交流在阅读过程中易错的地方,教师重点指导“辩”的书写。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分类,即容易读错和容易写错的字词。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3、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及课文的朗读情况,评议时鼓励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精读课文,情感体会。
   1、默读课文2—10自然段,思考:“这个规矩”指的是什么规矩?你认为彭总是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划出相关的语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
   2、小组讨论交流。
     〔在学习中合作,在学习中倾听,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鼓励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其思考、比较。〕
   3、指生交流本组的理解,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谈自己的体会,相机指导感情朗读。〔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具体句子、自己的生活实际谈理解体会,鼓励多渠道感悟内容,体会人物高尚品质。〕
    (课件出示课文内容,重点指导:描写彭总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
    (1)傍晚,彭总穿着便衣,叫汽车停在离公园还有一条街的地方。
    (2)彭总进门走了几步就停了下来,问警卫人员:“你们搞的什么鬼?”
    (3)“休息?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彭总冲着所有的工作人员说,“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
    (4)“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个规矩不能有!”
    (5)彭总反身走出了公园。
   4、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查找资料,你对课文的主人公彭德怀同志还有哪些了解?
    〔培养学生搜集、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
   5、课件出示彭德怀同志生活工作片段。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彭德怀,加深对彭德怀同志以身作则,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的体会。〕
   6、朗读课文。
    〔通过分角色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小组合作读等形式,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产生共鸣,体会彭德怀同志的高尚品格。〕
  (四)课堂小结,深化感情。
     彭德怀同志这种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但这只是咱们国家领导人的一件很普通的小事,还有许许多多发生在伟人身上的感人故事,希望同学们课后通过阅读、上网、询问等多种渠道进行了解。
     〔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教给查阅资料的途径,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五)作业设置
     以下的两个题目,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可以进行选择:
    1、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触?写一写。
    2、你还了解哪些伟人感人的故事,与家长、老师、同学交流交流。

  板书: 
                这个规矩不能有!
             兴致勃勃     游园         (动作)
             发怒       “怎么看不到有人?”  语言
             冲着       是不是把有人赶跑了
             返身走了     ……这个规矩不能有!
               (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

  案例点评
  本节课,教师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了本文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的,确立了“以读为本,引导感悟”的教学思路。
  1、以读促悟,以悟促读。整个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朗读课文的时间,从开课的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指名读课文,到默读、有感情的朗读重点句子边读边谈体会,再到分角色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小组合作读等,这一系列的读,读出了层次,学生在读中感悟到了彭德怀同志的高尚品质,悟出之后再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对伟人的敬佩之情。充分的读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课始,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并和学生共同梳理疑问,以此开放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质疑中明确学习的方向,唤起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学生对彭德怀并不了解,学习课文会有一定困难。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彭德怀的资料并作整理,课堂上进行交流,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情感。课后布置作业再让学生查找资料,并启发资料来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昆虫备忘录》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方帽子店》课堂实录
《方帽子店》说课稿
三年级下《漏》说课稿2
三年级下《枣核》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知识要点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
《鹿角和鹿腿》听课有感
《鹿角和鹿腿》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鹿角和鹿腿》说课稿2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2
《守株待兔》说课稿3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2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1
《国宝大熊猫》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2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案1
三年级下《荷花》说课稿3
三年级下册《燕子》说课稿4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荷花》说课稿2
《“这个规矩不能有”》ppt课件1
《“这个规矩不能有”》教学反思
《“这个规矩不能有”》教案5
《“这个规矩不能有”》教案4
《“这个规矩不能有”》教学设计3
《“这个规矩不能有”》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