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虞世南《蝉》学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9-09


诵读欣赏蝉  
 学习目标
1、背诵、默写。
2、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
一、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虞世南:初唐诗人,书法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2、解释。
1)、饮:
2)、籍:
3)、绥:
4)、清露:
5)、流响:
3、你能说出3个含蝉的成语吗?
问题一: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垂 緌/饮/清 露,流 响/出/疏桐
(2)孤 雁/不/饮 啄,飞 鸣/声/念群
(3)暖 戏/烟芜/锦 翼/齐,品流/应 得/近/山鸡
(4)相 呼/相应/湘 江/阔,苦竹/丛 深/日 向/西
问题二:虞世南的《蝉》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这是一首咏物诗,具有浓郁的象征性。表面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表面是咏物其实是咏人。那是因为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的最后点评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凭借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系和捧场所能得到的。
 
二、合作探究。
1.文中的蝉带有什么样的喻意?
2.作者借本诗抒发何种议论?
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两句可以说是虞世南的《蝉》一诗的点睛之笔,你认为这两句诗妙在何处?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怎么理解这个字的含义?
4、赏析“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三、知识拓展。
1、这首诗借蝉抒怀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四、课堂检测。
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向写出了蝉的特点。
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________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
3、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 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唱的响度与力度。
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下)《唐诗三首》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学案3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学案2
《蚊子和狮子》导学案
《穿井得一人》导学案2
《杞人忧天》导学案
《核舟记》复习学案
《屈原》赏析导学案
《回忆鲁迅先生》学案6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
《桃花源记》学案10
《枣儿》导学案3
《醉翁亭记》讲学稿4
《醉翁亭记》讲学稿3
《湖心亭看雪》讲学稿
《岳阳楼记》讲学稿3
《岳阳楼记》讲学稿2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导学案
《沁园春·雪》导学案11
《钱塘湖春行》导学案4
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导学案4
《苏武传》导学案5
《包身工》学案4
《党费》预习学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7
《龟虽寿》学案5
《庭中有奇树》导学案
《红星照耀中国》导学案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学案2
虞世南《蝉》pptx课件(13页)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