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作为“湘阴三郭”,郭嵩焘、郭崑焘、郭崙焘兄弟三人在历史上 ▲ ,皆为杰 出人物;又是 ▲ ,各有所长。探究他们的成长道路,不能不追溯其家世 ▲ 与家庭教育。 A.并提 春花秋月 渊源 B.并称 春兰秋菊 渊源 C.并提 春兰秋菊 源远 D.并称 春花秋月 源远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呼唤,在现实生活中能有更多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为了民族的未来而思考,而奋斗。 B.内无余钱剩米,外无豪友强援,衣食不继,生计成忧,在生存和生活两方面,唐伯虎已被逼至悬崖边。 C.一条大河从村边奔腾而去,雪白的浪花激荡涌起,宛如白玉般地迸溅开来,滋润了整个村子。 D.这些带着本乡土产去贩卖的车子,往往成群成帮,队伍拉得老长,道上飞扬的尘土是他们的旗号。 3.下列句子中,与上句“楼台遗迹留丹火”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3分) A.秋高鹰隼傍霄抟 B.九流争赴水萦蟠 C.几处溪山存旧物 D.江汉回波散翠澜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如果春天是希望,那么,夏天便是绸缪,秋天便是品格,冬天便是抗争。 ▲ 。 ▲ ; ▲ ; ▲ ; ▲ ; ▲ ,人类将始终是幻想国中的美丽而无用的幼芽。 ①没有希望,便没有欲念,便不会有行动 ②没有品格,便没有纲纪,行动便常常误入歧途 ③于是,如果只有春天,仅仅有希望 ④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行动便失之于盲目 ⑤没有抗争,便没有在痛苦中的最后冲刺,便可能一事无成 ⑥希望、绸缪、品格和抗争,是人类摆脱命运束缚的必备四品
A.⑥②⑤①④③ B.③①④②⑤⑥ C.⑥①④②⑤③ D.①②④⑤⑥③ 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欲知别后思今夕,溪水东流是寸心。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吴保安,字永固,河北人,任遂州方义尉。其乡人郭仲翔,即元振注从侄也。仲翔有才学,元振欲成其名宦。 会南蛮作乱,以李蒙为姚州都督,帅师讨焉。蒙临行,辞元振。元振乃见仲翔,谓蒙曰:“弟之孤子,未有名宦。子姑将行,如破贼立功,某在政事,当接引之,俾其薄俸也。”蒙诺之。仲翔颇有干用,乃以为判官,委之军事。 至蜀,保安寓书于仲翔曰:“幸共乡里,素未谋面,而心常慕仰。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垂特达之眷,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旋。是吾子丘山之恩,即保安铭镂之日。” 仲翔得书,深感之,即言于李将军,召为管记。未至而蛮贼转逼,李将军至姚州,与战破之。乘胜深入,蛮覆而败之。李身死军没,仲翔为虏。蛮夷利汉财物,其没落者,皆通音耗,令其家赎之。保安既至姚州,适值军没,迟留未返。而仲翔于蛮中,致书于保安曰:“永固无恙。顷辱书未报,值大军已发。深入贼庭,果逢挠败。吾今在厄,力屈计穷。而蛮俗没留,许亲族往赎,求绢千匹。愿足下早报吾伯父。宜以时到,得赎吾还。使亡魂复归,死骨更肉,唯望足下耳。”时元振已卒,保安乃为报,许赎仲翔。乃倾其家,置绢千匹,赎之。 向二百日而仲翔至姚州,形状憔悴,殆非人也。方与保安相识,语相泣也。仲翔到家,辞亲凡十五年矣。后因勋至京,授蔚州录事参军,则迎亲到官。仲翔至蜀访保安,而保安与其妻皆卒。于是尽以家财二十万,厚葬保安,仍刻石颂美。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