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教案4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9-04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有关作家的文学常识。
2.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3.对贫穷和富裕有正确的态度,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引导学生对贫穷和富裕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题目解说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题。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关系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证的。 
 2.作者简介 
丹尼尔•麦克法登出生1937年,美国经济学家。与詹姆斯•赫克曼一同获得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开篇举上学乘车、衣着、玩具这些例子有何用意?
从孩子熟悉的生活经验开始,先不讲道理,而是讲事实。不以一般成人的经验,而是以孩子的经验举例,易于儿童理解,拉近与儿童在心理上的距离。

2.第3段中,作者是怎样一步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首先,作者用比较通俗的说法,提出人们都在关注的“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看似平常,实际上却是一个深刻的、严肃的、经济学的根本问题。在写法上,作者先提出一个问题,引导读者跟着自己一起思索,层层展开分析。
接着,作者举大多数人对财富向往和对穷人鄙视的心理的例子,指出这种心态是错误的,并明确指出要评价一个人,不能用金钱,而要用品性和人格,并举艺术家和社会救济机构的工作人员的例子来说明。
虽然前面提出了一味追求富裕这种心态是错误的,但是在这里作者却巧妙地把这个问题留给了读者,这在无形中引导着读者去思考这个问题。
3.第5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这一论点有何妙处?又是如何论证的?
作者承接上一部分提出的问题,提出了论点——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裕,这首先是一件碰运气的事情。这个论点具有特殊性:一是新颖;二是尖锐,有意突出这个观点和读者日常经验、常识的矛盾。在一般人看来,人的富裕与否和其才能、聪明才智有关,是竞争力的体现,具有必然性;而作者却说:不,这是碰运气的,也是偶然的。这就不得不引起读者的好奇与关注,不自觉地跟随作者一起深入地探讨。
提出论点后,作者便开始对自己的论点进行论证。他先是从富裕这个角度出发,以富裕的国家、家庭为例,从宏观的角度进行了论证。两种情况一综合,便得出了“富裕是碰运气的事”的结论,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论点。
4. 作者提出的第三个观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
观点:尽管市场经济有着种种缺点,但这仍然还是迄今人类所想出来的最好的经济制度。作者由第二个论点进一步提出:如何解决这种不公平呢?第一种是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并不对所有的人都“公正”。第二种是计划经济,这种经济模式不能让劳动和利益直接相关,没有利益的刺激,就没有强有力的工作动力,这就是人的本性。并且中央官僚机构的工作人员既没有切身利益的推动,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信息。这样的计划经济,就转化为无计划经济。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第三个观点。
三、主题归纳
本文围绕“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层层深入,指出了世界上有贫穷和富裕的原因,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别人,以正确的心态看待贫穷和富裕。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ppt课件(10页)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表格式教案4
《乞丐》《陈小手》《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教案1
鉴赏评论《陈小手》《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练习题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学案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ppt课件1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教学设计3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练习题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教案2
北师大版《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教案1
丹尼尔·麦克法登《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全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