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三年级下 >>
《少年王勃》教学实录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2-04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出示课题:少年王勃要求齐读课题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王勃给了你的什么样的印象?
  2、就连课文中的都督也忍不住要这样赞叹(出示句子:“奇才!真是奇才!”):引读——“奇才!真是奇才!”
  3、教师:什么叫奇才?
  4、教师:王勃到底是什么样的奇才,让我们回到两千年前,重温王勃写作这两首诗的情景吧。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教师:谁来读读第一小节?
  2、这里你能体会到王勃是位奇才吗?
  指导学生抓住“听说”“请”体会。
  教师:少年王勃14岁就已经中得举人,名声远播,就连都督也忍不住要瞧瞧这毛头少年到底有没有才华。
  三、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请学生自由轻声读2、3、4小节,看看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王勃是个奇才?
  2、理解第二、三自然段: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王勃写文章时写得快?
  (2)王勃为什么能在写文章的时候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呢?是他以前就到过滕王阁吗?还是写这文章太简单了?他的文思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回答)出示: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看来众人对当场写文章都感觉十分为难,难道这些来的人都是目不识丁的人?你说是些什么人?
  对呀,来的不是才高八斗,至少也都是青年俊才,那他们怎么都不敢写,心里都在想什么?你能猜透他们的心思吗?
  指导朗读
  教师评价:那你能将体会到的客人们为难的神情给读出来吗?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众人的心态。
  (3)当其他人在那儿你看我,我看你的时候,王勃却站在窗前“凝望”。他看到了什么?谁来把王勃看到的美景读一读?
  (4)王勃站在窗前仅仅就是为了欣赏江上的美景吗?如果只看不想会怎么样?
  (5)正是因为王勃想好了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该怎么样写,所以他提笔的时候才会(引读: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3、理解第四自然段:
  (1)王勃写文章的时候速度特别快,那他写的文章到底好不好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拍案叫绝是什么意思?那你们也拍着桌子把都督夸奖王勃的话读一读!
  (3)王勃的这篇滕王阁序写得非常好,尤其是哪一句让都督拍案叫绝?(学生回答并出示句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这两句话是滕王阁序中最出名的两句,至今人们还在传诵着。它所展现的美景就是刚才王勃站在窗前,凝望到的迷人的秋景。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再来细细体会一下这迷人的景色!
  (5)如此美丽的奇景,使王勃的心中充满了创作的热情,当即就用这两句话把它描述下来了。(再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齐读。)
  (6)同学们,王勃写的文章令都督拍案叫绝,我们平时写的文章能让人拍案叫绝吗?为什么?
  (7)王勃面朝着赣江美丽的景色是目不转睛地看,而我们平时看景色不注意观察,王勃看景物的时候是怎样的?(边看边想)
  (8)这就是勤思考,我们要想像王勃写文章那样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就需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勤思考!
  4、让我们捧起书,带着对王勃的敬佩,带着对他的赞美,一起读读2、3、4小节。
  四、教学第五小节
  教师:于是(引读)王勃写的……千古传诵名文。
  1、你从哪个字词又体会了王勃的才气?板书:千古传诵
  2、教师小结:王勃以14岁的年龄,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挥毫泼墨,一挥而就,写成了这篇文章,不仅在当时有名,即使两年后的今天依然广为传诵,王勃真是一位旷世奇才呀
  五、背诵课文
  1、同学们,王勃写的这篇千古传诵的文章中诗句描绘的景色,你们愿意来记记吗?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4两节。
  2、让我们一起来将这位才华横溢的少年诗句描绘的情景永远记在心间。
  六、拓展交流:
  1、像王勃这样年少机敏的少年,你还知道哪些?
  2、你觉得怎么才能让自己变得更聪明些?
  板书:
  9
  少年王勃
  (奇才)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笔走如飞
  拍案叫绝
  千古传诵
  齐读课题
  学生1:他很了不起,因为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写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生2:很有才气、才华横溢、才思敏捷
  齐读——“奇才!真是奇才!”
  生:难得一见、绝无仅有的人才
  指名读第一节
  生:从“听说”体会到王勃14岁就已经名声很大,连都督都想见见,所以课文中用了请字。
  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相关的词语。
  学生交流。(板书: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相机指导学生理解
  不是,跟王勃一样至少有点名气的人。
  生1:当场写,没有什么思考的时间,太难了。
  生2“要是写砸了,那不是叫这么多的人笑话吗?不要砸了自己的金子牌子,以后就不要在都督这边混了。
  生3:大家心里都知道孟学士已经写好了文章,今天就是让孟学士出风头的,不要得罪都督,以后吃不了兜着走。
  学生根据体会朗读
  齐读
  读句子。
  学生回答,理解“胸有成竹”。
  读句子
  指名回答。(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理解“拍案叫绝”。
  感情朗读。
  齐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齐读。
  生:写好文章不仅要细心观察,还要会认真思考。
  生:应该是平时读书多,知识丰富,刻苦学习
  齐读2、3、4自然段。
  生抓住千古传诵体会王勃的才气
  学生自读自背
  学生齐背
  生:学生联系到《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的寇准,《咏鹅》的骆宾王,书法家怀素,破陋习的少年孙中山,砸缸救人的司马光等等,
  生:像王勃那样勤于思考,勤观察,敢于表现自己……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昆虫备忘录》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方帽子店》课堂实录
《方帽子店》说课稿
三年级下《漏》说课稿2
三年级下《枣核》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知识要点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
《鹿角和鹿腿》听课有感
《鹿角和鹿腿》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鹿角和鹿腿》说课稿2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2
《守株待兔》说课稿3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2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1
《国宝大熊猫》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2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案1
三年级下《荷花》说课稿3
三年级下册《燕子》说课稿4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荷花》说课稿2
《少年王勃》课文原文阅读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
《少年王勃》ppt课件4
《少年王勃》ppt课件3
《少年王勃》ppt课件2
《少年王勃》ppt课件1
《少年王勃》教案3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2
《少年王勃》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