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五年级下 >>
《二泉映月》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3-01


 一、播放《二泉映月》,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今天这节课上,老师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谈谈第一感觉。
  2、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节选)
  3、师:告诉老师,这悠扬的琴声,让你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到了阿炳一生的苦难。
  师:你听到了苦难。你听到了什么?
  生:这首曲子非常凄凉、坎坷、悲哀。
  师:他听到了坎坷、凄凉、悲哀。你听到了什么?
  生:虽然阿炳的身世很凄凉,一生中充满了坎坷,但是阿炳在抗争
  师:还听到了什么?
  生:对亲人的怀念。
  师:还听到了对亲人的怀念。
  4、了解曲名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板书课题:二泉映月
  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阿炳生世。
  1、同学们,这首曲子的名字叫《二泉映月》,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看了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
  (1)《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
  (3)这个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老师依次在课题后打上?)
  师:上述问题,只要通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书,就很容易解决。
  2、同学们,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通过课前预习,谁能说说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
  3、课前,老师要求大家听听《二泉映月》的曲子,并收集有关阿炳生世的资料。现在谁来说说你对阿炳有哪些了解。
  生:阿炳的原名是华彦钧。
  师:你还知道些什么呢?
  生:阿炳是一位民间艺术家。
  生:阿炳的爸爸是一个道士,他只能称他父亲叫师父。
  师:由于他的父亲是一个道士,受世俗的影响只能称他的爸爸为师父。你还了解什么?
  生:阿炳是一个盲人,而且他的身世很悲惨。
  师:说得好,他抓住了阿炳和常人最大的区别。你还知道什么?
  生:他的母亲在他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师:他的母亲因为出生低贱,在阿炳四岁的时候就被迫自尽了。你还知道哪些?生:他是一位音乐家,江苏无锡人,……(详细介绍阿炳生世)
  师:四岁丧母,二十一岁开始患眼疾,到三十四岁双目完全失明,被道观里赶出来被迫上街流浪。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从网上知道的。
  师:真会学习,你还能够上网查找资料。你还知道哪些?
  生:我还知道他不仅二胡拉得好,琵琶也弹得很好。
  生:我知道他的音乐素质很好,他爸爸别人都管他叫“铁手琵琶”。
  师:父亲的音乐素养很好,父亲从小就加强对阿炳的音乐素养培养,所以阿炳从小的音乐素养就特别好。
  生:阿炳一生创作了许多曲子。
  师:阿炳一生创作了许多曲子,但留给我们后人的只有六首。当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第二次去给阿炳录音的时候,他已经不幸去世,成了音乐界的莫大遗憾。
  生:我还想补充,阿炳十分热爱音乐,他的一生过得非常辛苦,但是他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成功。
  师:阿炳是个苦难的人,是一位民间音乐家,是一位盲人音乐家。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阿炳这位民间艺人为什么能够创作出这样动人的音乐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课文。
  2、生:(学生动情入境地轻读课文)。
  3、 师:刚才同学们都用心去朗读了课文,读得非常好。今天早晨,有个同学向我提到这个问题:说这课很感人,生动,词语很多,有很有特点,根据同学们的意愿,我把这些词语整理了,同学们看
  (出示词语灯片,每行三个词,共五行)认识吗,谁来读读?
  生:月光如银  双目失明  委婉连绵
  月光似水 卖艺度日  升腾跌宕
  静影沉璧 经历坎坷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  热爱音乐舒缓起伏
  水波映月  向往光明  恬静激荡
  师:读得很好,很认真。他是横着读的,你还可以怎么读?
  生:我准备竖着读。
  师:你为什么竖着读?
  生:第一行都是讲月亮的。
  师:月亮、月光的。
  生:第二行是讲阿炳的感情的。
  师:是讲阿炳的生世的。
  生:第三行是讲《二泉映月》的美的。
  师:是啊,讲的是《二泉映月》的旋律。那么美的月光,你怎么读呢?
  生:(柔和地,深情地)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师:第二行是讲阿炳的生世的,怎么读呢?谁来读?
  生:(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师:把掌声献给他!
  生:(鼓掌)
  师:他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谁再来读第一组?
  生:(柔美舒缓地读,掌声再次响起。)
  师:我们一起带着我们的感情把如此美丽的月光,把阿炳坎坷的生世读出来。
  (生充满感情地读)
  师:这些词语中,有不理解的吗?不理解的提出来。有不理解的很正常,我还要感谢提出问题的同学。
  生:我不理解为什么要把月光比作水?
  师:月光似水,把月光比作水说明月光怎么样?水怎么样?
  生:我觉得水是清而纯。
  生:水是清澈透明,平静柔和。
  生:我要补充:只有水清澈了,才能衬托出月光的清纯。
  师:说得好!还有什么不理解呢?
  生:“恬静激荡”是一对反义词的,为什么放在一起呢?
  生:我认为在这首乐曲中,有一部分恬静形容月光,有一部分激荡形容自己的激动心情。
  四、精读1~4节,了解创作背景。
  1、师:同学们,这些富有特色的词语,同学们理解得很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阿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的呢?请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文章的1~4自然段,便读边勾画相关内容,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学生轻声读,老师巡视。
  3、师:你们读的真好。谁来说说《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阿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的?
  生:来到泉边…..
  师:你理解得不错,我感觉着有几个因素对《二泉映月》创作影响很大,你们觉得有哪些因素对他的创作影响很大?
  生:师父说的话对他的创作影响很大。
  (师板书:师父话)
  师:好,那么我们先找到师父说话的相关段落。
  师:你们轻声读这一段,想一想师父十几年前的话队阿炳今天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生1:
  师:谁再说说。
  生2:
  师:你们理解得不错,下面我们读读师父说的话,“你年纪还小”,读
  师:(指着这句话)师父说的话,当时小阿炳似懂非懂,那么你懂不懂师傅的意思啊?
  生:懂!师父的意思是,经历了许多的苦辣酸甜,就可以听到
  师:好!说的好。这样的生活经历,我们用书中一个词语就是..
  生:坎坷。
  师:怎么样叫坎坷?
  生1:
  师:(小结)阿炳坎坷的生活经历,是《二泉映月》创作又一因素。那么除了阿炳师父的话,阿炳坎坷的经历,还有哪些因素对《二泉映月》创作又很大影响呢?
  生1:二泉的景色很美,原来阿炳能看到,现在只能听到了,所以,他很想用音乐表现天下二泉的美景,这也是创作《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又一因素。
  生2:
  师:还有没有其他因素?(主观)
  (师:读读第3、4句)
  生:对音乐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对音乐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创作《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又一因素。
  师:我太感动了,太敬佩阿炳了,下面我们怀着对阿炳的敬佩之情一起读这两句,……
  师:师父的教导,坎坷的经历,美丽的天下第二泉和阿炳对音乐的追求,对生活的向往,都触动了阿炳创作的欲望,“他禁不住拉弓抚弦,把自己情怀倾吐给这茫茫的月夜,”(书上)于是,《二泉映月》就诞生了,下面我们就怀着对阿炳的敬佩来读3、4段,….
  五、小结
  师:好,第二个问题我们也解决了,(老师把课题旁的前两个“?”擦掉)还剩下的这个“大问号”我们下一堂课再来解决。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二泉映月》ppt课件5
《二泉映月》ppt课件4
《二泉映月》ppt课件3
《二泉映月》ppt课件2
《二泉映月》导学案
《二泉映月》说课稿
《二泉映月》教学反思
《二泉映月》教学实录
《二泉映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泉映月》ppt课件1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6
《二泉映月》教案5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4
《二泉映月》教案3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2
《二泉映月》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