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林语堂《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林语堂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11-0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
林语堂
今日是星期日,稍得闲暇,很想拿起笔来,写我这三天内心里的沉痛,但只不知从何说起。因为三天以来,每日总是昏头昏脑的,表面上奔走办公,少有静默之暇,思索一下,暗地里已觉得是我有生以来最哀恸的一种经验。或者一部分是因为我觉得刘杨二女士之死,是在我们最痛恨之敌人手下,是代表我们死的,一部分是因为我暗中已感觉亡国之隐痛,女士为亡国遭难,自秋瑾以来,这回算是第一次;而一部分是因为自我到女师大教书及办事以来,刘女士是我最熟识而最佩服嘉许的学生之一。
三月十八日即她死的早晨八时许,我还接了刘女士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请我准许停课一天,因为她说恐怕开会须十一时才能开成,此后又恐怕还有游行,下午一时大家赶不回来。我知道爱国运动,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素来是最愿意参加的,并非思想茅塞之女界所可比,又此回国民大会,纯为对外,绝无危险,自应照准,还告诉她以后凡有请停课事件,请尽早接洽,以便通知教员,不知道这就是同她说话的末一次了。到下午二时我因要开会到校,一闻耗即刻同许季茀先生到国务院,而进门开棺头一个已是刘女士之尸身,计前后相距不过三数小时。闭目一想,声影犹存,早晨她热心国事的神情犹可涌现吾想象间,但是她已经弃我们而长逝了。
  刘女士是全校同学钦佩敬爱的领袖,因为她的为人之和顺,及对于校事之热心,是全校同学异口同声所称赞的。功课上面,是很用功,是很想自求进益的一个人,看见她的笔记的人大都可以赞同,而且关于公益事宜尤其是克己耐苦,能干有为,足称为中国新女子而无愧。我本知她是很有希望的一个人才,但是还不十分知道底细,到许季茀先生对我详述,才知道她是十分精干办事灵敏的女子。上回女师大被章、刘毁残,所以能坚持抵抗,百折不挠而有今日者,实一大部分是刘女士之功,可称为全学革命之领袖。处我们现今昏天黑地,国亡无日,政治社会思想都须根本改造的时期,这种热心有为,能为女权运动领袖的才干,是何等的稀少,何等的宝贵!
  记得有一天很冰冷的晚上,到十时,刘女士才独自一人提了一个极大的皮箱来我家里。这是两月前女师大演剧的第二天,是为还借用的衣服来的。因为到各家去分还,所以跑到这里来已经时候很晚而十分疲倦了,但是她还是说“不累”,仍旧满面笑容的谈到前夜演剧的情况,个人的劬劳,好像全不在心上。我方明白女师大之所以能有奋斗到底的成绩,是因为有这种人才。
  在我的书桌上,有一本刘女士的英文作文簿,是她死的前一日交来的,一直到现在总是不忍翻开看。今天毅然开看,最后一篇的题目是:
“Social Life in the College”,后记Mar,16,1926,就是她死前两天写的。刘女士总是懊恼自己的英文太差.以前旷课太多,其实一看她的英文倒是很流畅通顺的。这一篇文中有很可以引起我们感叹之语,很可以使我们知道她求学的心切,及上回因受摧残而旷学是如何逼不得已之事。
(《剪拂集·大荒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有删节)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的刘和珍是一个为人和顺、克己耐苦、能干有为、热心国事、坚持抗争、临危不惧的学生运动领袖的形象。
B.作者在文中着重提到了刘和珍深夜笑谈和她的英文作文簿,正面表现刘和珍品质的同时,也侧面鞭笞了凶手的残暴。
C.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悲痛与惋惜的情感,表达了对自己的学生逝世的悲痛和国家失去这样年轻有为的女界领袖的惋惜。
D.本文体现了作者“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创作风格,表现出“幽默”“闲适”“自我”的散文特点。
8.第一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想写这三天内的沉痛但“不知从何说起”?(6分)
9.《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是否有句子与第四段中的画线句子相似?林语堂和鲁迅为什么都写到了刘和珍的这一性格?(6分)
 
 
 
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D(这篇悼念性文章没有体现作者一贯的创作风格和散文特点)
8.①觉得经历了有生以来最哀恸的事情。②刘杨二女士是代表“我们”死在了“我们”最痛恨之敌人手下。③已感觉到亡国之隐痛。④刘女士是作者最佩服嘉许的学生之一。(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9.有(1分)①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或②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或③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或④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2分)
原因:①如此善良可爱的学生,都欣然自愿参加了请愿,可见执政府所作所为之不得民心。
②与大屠杀的惨象形成对比,揭露敌人残暴、凶狠、滥杀无辜的罪行。
③表达对刘和珍遇难的痛惜。(3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林语堂《我的戒烟》《谈幽默》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语堂《应试》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语堂《东坡居士》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语堂《阿芳》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语堂《做文与做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走近林语堂ppt课件
林语堂《阿芳》阅读练习及答案
幽默大师林语堂的故事
林语堂《中国的人文主义》阅读练习及答案
《秋灯琐忆》翻译(全)
林语堂简介ppt课件
幽默大师林语堂
林语堂经典语录(大全)
林语堂简介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