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大多数文人的人生追求,像白居易、陆游、袁枚等“文坛寿星”不仅才情横溢,而且精通医道,很多养生之道就体现在他们的诗词歌赋之中。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东汉末年·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诗中以长寿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同时也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是曹操给后世养生长寿的渡人金针!今人常用诗中“烈士暮年,壮志不已”来抒发老当益壮的胸襟。
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典型的养生诗,境与意会,物与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江村
唐·杜甫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复何求?
这是杜甫的肺腑之言。温馨的家庭生活给了诗人至纯至厚的情,至深至广的爱,才使他晚年一度过得安闲而自在一些。
江汉答孟郊
唐·韩愈
凄风结冲波,狐裘能御寒。
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烂烂。
天寒地冻,多穿点衣服防寒御冷。
负冬日
白居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志所在,心与虚空俱。
从诗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爱好气功,而且已修炼到很高的层次。他练功时“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北宋程颢诗一首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他认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应当和少年人一样丰富多彩,以愉悦身心,欢度晚年。
养生健身诗
北宋·苏轼
羽虫见月争翻翻,我亦散发虚明轩。
千梳冷快肌骨醒,见露气人霜逢根。
说的就是他在皎洁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旷的轩阁之中,梳发健身的情景。他还经常练习气功,“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练习气功时清朗精神境界的写照。
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北宋·苏轼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闲来无事饮饮茶,消食解腻防疲劳。
春日偶成
北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心态年轻才是永远的年轻,心乐才身乐,乐观旷达,内心欢乐,才能健身强体。
齐东野语·曝日
宋·谢无逸
忍冬东窗低,坐待朝曦上。
徐徐晨光熙,稍稍血气畅。
薰然四体和,恍如醉春酿。
冬日暖洋洋的阳光往身上一照,好惬意。
杂 赋
南宋·陆游
病叟胸中一物无,梦游信脚到华胥。
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
每天梳头100下,滋养秀发防脱发!
午 梦
南宋·陆游
苦爱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
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午后小睡一会,暂时忘却烦恼,心情愉快。
食 粥
南宋·陆游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冬天天气寒冷,喝碗粥,暖暖身,浑身上下暖烘烘。
灌园
南宋·陆游
八十身犹健,生涯学灌园。
溪风吹短褐,村雨暗衡门。
眼正魔军怖,心安疾竖奔。
午窗无一事,梨枣弄诸孙。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使人延年益寿,不过要注意运动要适度,不可过度运动。
养生自娱诗
明·刘伯温
买条黄牛可耕田,结间茅屋傍林泉。
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
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
世间万事皆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
刘伯温刚满60岁,即看透世事,归隐山林,给自己身心一派绿水青山,实现了返璞归真,怡养天年。去过那“能诗能酒总神仙”的无拘无束轻松愉快逍遥自在的日子。
摄养诗
明·龚廷贤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这首诗告诉人们,别轻视“吃喝玩乐”。这四个字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过岁月给每个人判的分数不同罢了。“吃喝玩乐”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笑口常开,好运自然来。微笑会带给我们好心情,好运气。
不气歌
清·阎敬铭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
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
气之危害太可惧,诚恐因气命要去。
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养生之道虽无一定模式,但有规律可循。古今许多名人的养生诗歌,对自己的长寿经验都有总结,值得我们借鉴。
喜老
明·袁枚
一起百事生,一眠万事了。
眠起即轮回,无喜亦无恼。
何物是真吾?身在即为宝。
就便再龙钟,凭人支笑倒。
试问北邙山,年少埋多少!
作者自豪自足、洒脱乐观的情绪溢于言表,令人敬佩。 他在《遣怀杂诗》中写道:一笑老如此,做何消遣之?思量无别法,惟有多吟诗。并写道:譬如将眠蚕,尚有未尽丝,何不快倾吐,一使千秋知。字里行间充满着乐观进取遗嘱后人的精神,颇能给人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