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三年级下 >>
《看图画,写一写》教学反思(2篇)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4-15


        
     
  看图画写一写,是第二单元的习作,二年级就有看图写话,三年级的教材依然有看图写话,虽然都是看图写话,但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它们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本单元要求学生把内容写清楚。
  放风筝是学生喜爱的一项活动。在习作之前,我布置学生开展一次放风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放风答的乐趣,丰富生活体验,激发表达欲望,为习作作准备。

  1、观察图片,说图画。
  看图作文,看是写的前提。学生对看图说话和写话已有一定的基础,课堂上,我先让学生根据书上提示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图画,然后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试着说一说。只有观察有序,表达才能有序。在观察图画时,我引导学生按照“整体一局部一整体”的顺序进行。先从整体入手。观察图画首先要对图画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指导学生观察:图上是什么天气?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么?再观察局部。在整体把握图意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并且告诉学生,可以按一定的方位顺序,由近及远、从地面到天空指导学生观察。先看地面:“画面近处有哪些人?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远处还有哪些人?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又是怎样的?”和学生强调观察要细致,比如远处是一对夫妇,丈夫的手搭在了妻子的肩上,说明他们非常恩爱。边观察,还要边想象:“画上的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内心可能会想些什么?”再看天空:“天空中有哪些风筝?这些风等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最后回归整体。观察局部后,再引导学生把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比如,整幅图画让你感受到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对图意有一个整体的感受。

  2.明晰重点,写图画。
  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观察的内容写清楚。提示学生要写清楚“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干什么”这些基本信息。要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来写,比如由近及远、从地面到天空的顺序,还要把画面中不同人物的动作写具体,可以用上举、跑、松开、拉、拽”等动词看图作文是观察与想象的结合。除了观察,还需要展开想象丰富情节,比如,除了人物可能想什么,还有他们可能会说什么。画面是静止的,是场景的“一瞬间”。在说图画内容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放风筝的体验,展开想象,近处两个小男孩的风筝会飞上天吗?如果风筝飞上天,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如果风筝没能飞上天,他们又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有了方法的指导,学生打开思路,很自然地借助图片,把自己观察到的,结合想象说了出来。
  但是,看图作文的重点还应是写看到的,三年级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把握这一点,常常天马行空,把想象的部分写得很多,甚至偏离了图画的中心意思,而画面上的内容却三言两语,言之无物,导致习作重点不突出。在学生习作中,我提醒学生在把观察到的写清楚之上,适当加入一些想到的即可。

  3.分享习作,互相评价并修改。
  学生完成习作后,让学生互相评一评。引导学生从“写清楚”和“有无错别字”两个方面评价。一是看是否写清楚了有哪些人、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会说带着学生一起评改,并让学生运用上学期学到的常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然后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修改自己的习作。最后,挑选写得好的习作进行班级展示。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涨。 



第二篇:

 第一次上习作研讨课,心里不免忐忑极了。说实话,这也是第一次自己备作文课——以前都是听一节讲一节,这下突然自己准备,不知如何是好。好在,在仔细研磨教参、查阅其他教学设计后,好歹硬着头皮讲完了。反思本节课,我认为还是有进步的:思路较清晰,教态也比之前自然了很多。但是,还是有许多为之努力的地方。
  首先,教学设计时没有预设学生们可能的回答,高估了学生的已有认知。看图写话需要会看,才会写。我就想借用燕子里面从整体到局部的描写方法来唤醒同学们的认知经验,但是在课前我进行询问的时候发现孩子们很难理解这种观察方法,一脸迷茫地看着我,说听不懂。幸好我提前了解他们的认知准备,不然上课鸦雀无声我还真不知道如何收场。这给我了一个警示:课堂一定是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如何,学生即将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老师要做的就是为其提供支架而已。但是这一问同时也问住了我自己:写作方法的渗透是不是不及时不到位?
  其次,教学过程中指导不到位。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从整体入手观察后就试着去说一说,却没有及时的指导、总结。听了其他老师的课,再与我的课进行反思对比,我发现,一堂课的好坏、学生的专注度与老师的语言有莫大的关系,老师一句话可能就能使他们豁然开朗,一句话也能从这个话题引入其他话题,总结引导是一个老师教学智慧的体现。比如学生在整体描述图画时,涉及图画上的天气,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包括后面局部观察,观察顺序从地面到天空,从近到远,这些最基本的老师应该进行明确的总结。但是因为我的疏忽,所以在后面进行局部观察时学生就出现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现象,不知道主人公是谁,描述图片一会儿地面一会天空等,这都与我前期没有明确总结指导有关系。
  再者,在小组合作时,出示的学习提示太复杂,学生会不知道从哪个问题入手,怎么交流展示。一次应该解决一个问题。
  所以在上完这节课后,我就开始计划下午那节课怎么给学生再串一遍。刚好,中午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写完了,写得还不错,我就刚好抓住机会,边评边讲,把写作的一些注意事项又说了说,算是圆满了。
  一课一得,每节课上完最害怕既没有一得又留下许多遗憾。作文不在一朝一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昆虫备忘录》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方帽子店》课堂实录
《方帽子店》说课稿
三年级下《漏》说课稿2
三年级下《枣核》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知识要点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
《鹿角和鹿腿》听课有感
《鹿角和鹿腿》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鹿角和鹿腿》说课稿2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2
《守株待兔》说课稿3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2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1
《国宝大熊猫》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2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案1
三年级下《荷花》说课稿3
三年级下册《燕子》说课稿4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荷花》说课稿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