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课外读物 >>小学例文 >>
艾青《忆白石老人》课文原文阅读
作者:艾青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10-14


1949年我进北京城不久,就打听白石老人的情况,知道他还健在,我就想看望这位老画家。我约了沙可夫和江丰两个同志,由李可染同志陪同去看他,他住在西城跨车胡同13号。进门的小房间住了一个小老头子,没有胡子,后来听说是清皇室的一名小太监,给他看门的。 

当时,我们三个人都是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文化接管委员,穿的是军装,臂上带臂章,三个人去看他,难免要使老人感到奇怪。经李可染介绍,他接待了我们。我马上向前说:“我在18岁的时候,看了老先生的四张册页,印象很深,多年都没有机会见到你,今天特意来拜访。” 

他问:“你在哪儿看到我的画?” 

我说:“1928年,已经21年了,在杭州西湖艺术院。” 

他问:“谁是艺术院院长?” 

我说:“林风眠。” 

他说:“他喜欢我的画。” 

这样才知道来访者是艺术界的人,亲近多了,马上叫护士研墨,带上袖子,拿出几张纸给我们画画。他送了我们三个人每人一张水墨画,两尺琴条。给我画的是四只虾,半透明的,上画有两条小鱼。题款: 

“艾青先生雅正 八十九岁白石”,印章“白石翁”,另一方“吾所能者乐事”。 

我们真高兴,带着感激的心情和他告别了。 

我当时是接管中央美术学院的军代表。听说白石老人是教授,每月到学校一次,画一张画给学生看,作示范表演。有学生提出要把他的工资停掉。 

我说:“这样的老画家,每月来一次画一张画,就是很大的贡献。日本人来,他没有饿死。国民党来,也没有饿死,共产党来,怎么能把他饿死呢?”何况美院院长徐悲鸿非常看重他,收藏了不少他的画,这样的提案当然不会采纳。 

老人一生都很勤奋,木工出身,学雕花,后来学画。他已画了半个多世纪了,技巧精练,而他又是个爱创新的人,画的题材很广泛: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没有看见他临摹别人的。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记忆力特别强,能准确地捕捉形象。他有一双显微镜的眼睛,早年画的昆虫,纤毫毕露,我看见他画的飞蛾,伏在地上,满身白粉,头上有两瓣触须;他画的蜜蜂,翅膀好像有嗡嗡的声音;画知了、蜻蜓的翅膀像薄纱一样;他画的蚱蜢,大红大绿,很像后期印象派的油画。 

他画鸡冠花,也画牡丹,但他和人家的画法不一样,大红花,笔触很粗,叶子用黑墨只几点;他画丝瓜、窝瓜;特别爱画葫芦;他爱画残荷,看看很乱,但很有气势。 

有一张他画的向日葵。题: 

“齐白石居京师第八年画”,印章“木居士”。题诗: 

“茅檐矮矮长葵齐,雨打风摇损叶稀。干旱犹思晴畅好,倾心应向日东西。白石山翁灯昏又题”。印章“白石翁”。 

有一张柿子,粗枝大叶,果实赭红,写“杏子坞老民居京华第十一年矣 丁卯”,印章“木人”。 

他也画山水,没有见他画重峦叠嶂,多是平日容易见到的。他一张山水画上题: 

“予用自家笔墨写山水,然人皆(以)余为糊涂,吾亦以为然。白石翁并题”。印章“白石山翁”。 

后在画的空白处写“此幅无年月,是予二十年前所作者,今再题。八十八白石”,印章“齐大”。 

事实是他不愿画人家画过的。 

我在上海朵云轩买了一张他画的一片小松林,二尺的水墨画,我拿到和平书店给许麟庐看,许以为是假的,我要他一同到白石老人家,挂起来给白石老人看。我说:“这画是我从上海买的,他说是假的,我说是真的,你看看……”他看了之后说:“这个画人家画不出来的。”署名齐白石,印章是“白石翁”。 

我又买了一张八尺的大画,画的是没有叶子的松树,结了松果,上面题了一首诗:“松针已尽虫犹瘦,松子余年绿似苔。安得老天怜此树,雨风雷电一起来。阿爷尝语,先朝庚午夏,星塘老屋一带之松,为虫食其叶。一日,大风雨雷电,虫尽灭绝。丁巳以来,借山馆后之松,虫食欲枯。安得庚午之雷雨不可得矣。辛酉春正月画此并题记之。三百石印富翁五过都门”,下有八字:“安得之安字本欲字”。印章“白石翁”。 

他看了之后竟说:“这是张假画。” 

我却笑着说:“这是昨天晚上我一夜把它赶出来的。”他知道骗不了我,就说:“我拿两张画换你这张画。”我说:“你就拿二十张画给我,我也不换。”他知道这是对他画的赞赏。 

这张画是他70多岁的作品。他拿了放大镜很仔细地看了说:“我年轻时画画多么用心呵。” 

一张画了九只麻雀在乱飞。诗题: 

“叶落见藤乱,天寒入鸟音。老夫诗欲鸣,风急吹衣襟。枯藤寒雀从未有,既作新画,又作新诗。借山老人非懒辈也。观画者老何郎也”。印章“齐大”。看完画,他问我:“老何郎是谁呀?” 

我说:“我正想问你呢。”他说:“我记不起来了。”这张画是他早年画的,有一颗大印“甑屋”。 

我曾多次见他画小鸡,毛茸茸,很可爱;也见过他画的鱼鹰,水是绿的,钻进水里的,很生动。 

他对自己的艺术是很欣赏的,有一次,他正在画虾,用笔在纸上画了一根长长的头发粗细的须,一边对我说:“我这么老了,还能画这样的线。” 

他挂了三张画给我看,问我:“你说哪一张好?”我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你懂得。” 

我曾多次陪外宾去访问他,有一次,他很不高兴,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外宾看了他的画没有称赞他。我说:“他称赞了,你听不懂。”他说他要的是外宾伸出大拇指来。他多天真! 

他93岁时,国务院给他做寿,拍了电影,他和周恩来总理照了相,他很高兴。第二天画了几张画作为答谢的礼物,用红纸签署,亲自送到几个有关的人家里。送我的一张两尺长的彩色画,画的是一筐荔枝和一枝枇杷,这是他送我的第二张画,上面题: 

“艾青先生 齐璜白石九十岁”,印章“齐大”,另外在下面的一角有一方大的印章“人犹有所憾”。 

他原来的润格,普通的画每尺四元,我以十元一尺买他的画,工笔草虫、山水、人物加倍,每次都请他到饭馆吃一顿,然后用车送他回家。他爱吃对虾,据说最多能吃六只。他的胃特别强,花生米只一咬成两瓣,再一咬就往下咽,他不吸烟,每顿能喝一两杯白酒。 

一天,我收到他给毛主席刻的两方印子,阴文阳文都是毛泽东(他不知毛主席的号叫润之)。我把印子请毛主席的秘书转交。毛主席为报答宴请他一次,由郭沫若作陪。 

他所收的门生很多,据说连梅兰芳也跪着磕过头,其中最出色的要算李可染。李原在西湖艺术院学画,素描基础很好,抗战期间画过几个战士被日军钉死在墙上的画。李在美院当教授,拜白石老人为师。李有一张画,一头躺着的水牛,牛背脊梁骨用一笔下来,气势很好,一个小孩赤着背,手持鸟笼,笼中小鸟在叫,牛转过头来听叫声…… 

白石老人看了一张画,题了字: 

“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间以后继起高手。八十七岁白石甲亥。”印章“白石题跋”。 

一天,我去看他,他拿了一张纸条问我:“这是个什么人哪,诗写得不坏,出口能成腔。”我接过来一看是柳亚子写的,诗里大意说:“你比我大十二岁,应该是我的老师。”我感到很惊奇地说:“你连柳亚子也不认得,他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委员。”他说:“我两耳不闻天下事,连这么个大人物也不知道。”感到有些愧色。 

我在给他看门的太监那儿买了一张小横幅的字,写着:“家山杏子坞,闲行日将夕。勿忘还家路,依着牛蹄迹。”印章“阿芝”,另一印“吾年八十乙矣”。我特别喜欢他的诗,生活气息浓,有一种朴素的美。早年,有人说他写的是薛蟠体,实在不公平。 

我有几次去看他,都是李可染陪着,这一次听说他搬到一个女弟子家——是一个起义的将领家。他见到李可染忽然问:“你贵姓?”李可染马上知道他不高兴了,就说:“我最近忙,没有来看老师。”他转身对我说:“艾青先生,解放初期,承蒙不弃,以为我是能画几笔的……”李可染马上说:“艾先生最近出国,没有来看老师。”他才平息了怨怒。他说最近有人从香港来,要他到香港去。我说:“你到香港去干什么?那儿许多人是从大陆逃亡的……你到香港,半路上死了怎么办?”他说:“香港来人,要了我的亲笔写的润格,说我可以到香港卖画。”他不知道有人骗去他的润格,到香港去卖假画。 

不久,他就搬回跨车胡同13号了。 

我想要他画一张他没有画过的画,我说:“你给我画一张册页,从来没有画过的画。”他欣然答应,护士安排好了,他走到画案旁边画了一张水墨画:一只青蛙往水里跳的时候,一条后腿被草绊住了,青蛙前面有三个蝌蚪在游动,更显示青蛙挣不脱去的焦急。他很高兴地说:“这个,我从来没有画过。”我也很高兴。他问我题什么款。我说:“你就题吧,我是你的学生。”他题: 

“青也吾弟 小兄璜 时同在京华 深究画法 九十三岁时记 齐白石” 

一天,我在伦池斋看见了一本册页,册页的第一张是白石老人画的:一个盘子放满了樱桃,有五颗落在盘子下面,盘子在一个小木架上。我想买这张画。店主人说:“要买就整本买。”我看不上别的画,光要这一张,他把价抬得高高的,我没有买;马上跑到白石老人家,对他说:“我刚才看了伦池斋你画的樱桃,真好。”他问:“是怎样的?”我就把画给他说了,他马上说:“我给你画一张。”他在一张两尺的琴条上画起来,但是颜色没有伦池斋的那么鲜艳,他说:“西洋红没有了。” 

画完了,他写了两句诗,字很大: 

“若教点上佳人口 言事言情总断魂” 

他显然是衰老了,我请他到曲园吃了饭,用车子送他回到跨车胡同,然后跑到伦池斋,把那张册页高价买来了。署名“齐白石”,印章“木人”。 

后来,我把画给吴作人看,他说某年展览会上他见过这张画,整个展览会就这张画最突出。 

有一次,他提出要我给他写传。我觉得我知道他的事太少,他已经90多岁,我认识他也不过最近七八年,而且我已经看了他的年谱,就说:“你的年谱不是已经有了吗?”我说的是胡适、邓广铭、黎锦熙三人合写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齐白石年谱》。他不作声。 

后来我问别人,他为什么不满意他的年谱,据说那本年谱把他的“瞒天过海法”给写了。1937年他75岁时,算命的说他流年不利,所以他增加了两岁。 

这之后,我很少去看他,他也越来越不爱说话了。 

最后一次我去看他,他已奄奄一息地躺在躺椅上,我上去握住他的手问他:“你还认得我吗?”他无力地看了我一眼,轻轻地说:“我有一个朋友,名字叫艾青。”他很少说话,我就说:“我会来看你的。”他却说:“你再来,我已不在了。”他已预感到自己在世之日不会有多久了。想不到这一别就成了永诀——紧接着的一场运动把我送到北大荒。 

他逝世时已经97岁。实际是95岁。 

艾青年轻时专攻绘画,后来才转入诗歌创作,成为诗坛巨匠。新中国成立后,艾青和国画大师齐白石有过交往,本文即是作者对白石老人的珍贵回忆。文章以朴素平易的语言,勾勒了白石老人的音容笑貌和几近于儿童的率真性格,并对大师高超的艺术造诣作了评述,具有突出的文学和史料价值。 

作者初见白石老人时,老人已是八十九岁高龄。耄耋之年的国画大师,经历过无数沧桑岁月,此时在艺术上已是炉火纯青,在精神上也早已进入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说话行事率真而为,无所顾忌,因此颇有返老还童、返朴归真的情态。 

文章写了下列几件事,来展现白石老人的性格。 

其一,作者初见白石老人时,北京刚刚解放,他与同行者穿的都是军装,不免使老人感到奇怪。但经过一番简单的交谈后,老人知道来访者是艺术界的同道,态度马上发生变化,顿时“亲近多了”。老人立即为来访者每人画了一幅画。 

其二,白石老人对自己的艺术很欣赏,当着客人的面也不忌言自己画得好。老人画虾,画了一根长长的细须,就对作者说:“我这么老了,还能画这样的线。”没有虚伪的客套,没有多余的谦辞,显示出一片真情真性。 

其三,作者陪外宾去访问老人,老人显得很不高兴。问其原由,原来外宾没有称赞他。作者向他解释,老人依然不满意,“他说他要的是外宾伸出大拇指来”。老人近乎儿童的天真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其四,作者和白石老人的入室弟子李可染一起去看望老人。不料,老人见到李,仿佛从不认识一样,问:“你贵姓?”李可染马上明白是因为近来忙,疏于问候,老人不高兴了,于是赶紧作了解释。老人转身又对作者表示了不满,又多亏李可染从中解释,老人这才“平息了怨怒”。老人欲言即言,欲怨即怨,完全一副真人本色。 

作者还通过若干细节,表现了白石老人率真的性格。 

一次,老人拿了一张纸条,问作者纸上的诗是何人所作。作者看后,告诉老人是大名鼎鼎的诗人柳亚子,并且惊奇老人连柳亚子都不认得。老人“感到有些愧色”,自我解嘲:“我两耳不闻天下事,连这么个大人物也不知道。” 

还有一次,白石老人要作者给他写传。作者认为自己所知不多,就对老人说,已经有胡适、邓广铭、黎锦熙等人合写的《齐白石年谱》了。但是,“他(老人)不作声”。事后,作者才弄清原因是老人不满意这本年谱,因为书中把他虚增两岁的事情如实写出了。 

艺术家真正的生命在于他所创造的艺术。因此,作者还用较多笔墨介绍了白石老人的绘画创作。 

作者称赞白石老人“是个爱创新的人”,笔下题材广泛,“没有看见他临摹别人的”。他有敏锐的观察力,“有一双显微镜的眼睛”。作者提到老人画的飞蛾、蜜蜂、知了、蚱蜢,都栩栩如生;老人画的鸡冠花、牡丹、丝瓜、窝瓜、葫芦、残荷,都别具一格,“和别人的画法不一样”。他画的小鸡,“毛茸茸,很可爱”;他画的鱼鹰,“水是绿的,钻进水里的,很生动”。他也画山水,但不画他人笔下习见的重峦叠嶂。他在一张山水画上题写道:“予用自家笔墨写山水,然人皆以余为糊涂,吾亦以为然。”作者说:“事实是他不愿画人家画过的。”这充分表现了老画家孜孜以求的艺术独创的精神。 

作者是一个诗人,还十分关注并且喜爱白石老人的题画诗,认为老人的诗,“生活气息浓,有一种朴素的美”。作者指出,有人说老人的诗是薛蟠体,“实在不公平”。作者引用老人在红色的樱桃图上的题诗:“若教点上佳人口,言事言情总断魂。”这两句诗显示了古稀老人充满生命活力的浓郁诗情。 

文章回忆往事皆以对话为主,旨在保留与白石老人交往的最珍贵的资料,而对其余情景一概省略。语言风格平易朴实,是“渐老渐熟,乃造平淡”,是“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皆苏轼语),因此,也颇值得玩味。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日月水火》课文原文阅读
小学二年级下《雷雨》课文原文阅读
《牧场之国》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课文原文阅读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课文原文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原文阅读
《人物描写一组》课文原文阅读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原文阅读
《八角楼上》课文原文阅读
《西门豹治邺》课文原文阅读
五年级上《松鼠》课文原文阅读
《一个粗瓷大碗》课文原文阅读
《普罗米修斯》课文原文阅读
《大小多少》课文原文阅读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课文原文阅读
《三黑和土地》课文原文阅读
梁衡《青山不老》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上《古诗三首》课文原文阅读
《少年王冕》课文原文阅读
六年级上《开国大典》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上《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阅读
《花之歌》课文原文阅读
《白鹭》课文原文阅读
四年级上《观潮》课文原文阅读
《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课文原文阅读
《田忌赛马》课文原文阅读
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课文原文阅读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课文原文阅读
《花钟》课文原文阅读
《识字4---中国美食》课文原文阅读
《忆白石老人》ppt课件1
《忆白石老人》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