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学案2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11-12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词语的语法知识。 

2.总结词语的种类,分门别类积累不同的词语。 

3.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能够根据语境正确词语的含义。 

4.在正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把握辨析词语的方法,能够在考场上准确作答。 

【学习重难点】 

1.树立语言和言语的相关性和差别性的观念。 

2.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 

3.观察词语的活用、句子语序的变化等,体会文学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学习方法指导】 

1.积累、梳理要有系统、有计划,要有步骤地、持续地进行。要有布置,有鼓励和督促,并持之以恒。 

2.积累、整合与探究,都要边积累,边记录。要注意写语言札记,随时记录点滴材料。 

3.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针对学习内容,可通过专门文章的阅读,对语言现象进行深入思考。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构建任务 

活动 任务指向 

丰富词语积累 1.梳理语素类型 

2.收集整理一些词语,探究语义之间的关系,体会词语的丰富内涵 

3.写一篇以“成语中的________文化”为题的语言札记 

4.梳理常见的熟语(成语)误用类型 

5.搜集一些新词语,与同学交流 

6.全班组织一次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新词语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梳理古今词义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四种情况 

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 1.词语的使用必须要看语境 

2.词语的使用必须要看词语的感情色彩 

3.词语的使用必须符合语体的要求 

二、合作探究活动实施 

(一)丰富词语积累 

1.在以往的语文学习中,你已经接触到了不少语素,查阅材料,做成幻灯片,举例说明语素包括哪些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搜集整理一些词语,探究除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之外,语义之间的关系还有哪些,体会词语的丰富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包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分别从中华民族精神、天文地理、政治法律、文化艺术、衣食住行、动物植物等方面任选一个专题,积累相关的成语,理解含义,并以《成语中的    文化》为题,写一篇语言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见的熟语误用有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云计算”“一带一路”“微信”“吃瓜群众”新词语为例,查找相关资料,搜集一些新词语并加以整理,与同学交流,看看它们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网络上出现了不少流行语,有人认为,其中的一些词语表达形象、鲜活,有可能进入汉语词汇系统;也有人认为,这些是生造词,表意不清,格调不高,不利于汉语的纯洁和健康。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全班组织一次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新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古今词义的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请运用PPT的形式举例说明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四种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 

1.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词语的使用必须要看语境,仔细阅读下面一段话,看看画线部分运用什么词语更贴切。 

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又围绕着志愿填报忙碌起来。面对那么多学校和专业该如何选择,让一些考生和家长犯难,这也让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辅导市场______①______——“大数据预测录取概率”“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填报服务______②______,要价数千到数万。天价志愿咨询的最大卖点就是大数据。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均被相关部门否认。事实上,全国还没有哪家单位或企业建立起真正的高考志愿“大数据库”。所谓数据,真实的情况是,高校网站、媒体每年都会公布一些录取信息,还有一些其他公开渠道的数据。商业机构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进行整合,冒充来自特殊渠道的大数据。 

众所周知,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划定,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某一区域内的高校招生计划、当地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高考试卷的难易程度等都有可能让分数线出现波动。拿往年的“大数据”来套用今年的分数线,无异于______③______。至于商家倾情推销的“专家”,也未必靠谱,他们的眼里恐怕更多的是利益。 

______④______的事情是整顿市场乱象。从媒体调查的情况来看,关于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市场,不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而是监管部门在这块灰色地带基本处于放任状态。有关部门应及时出手,不能任由高考志愿填报市场野蛮生长。此外,也应尽力拓展渠道,为考生提供正规、科学的填报志愿辅导服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情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搜集有关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等方面的材料,体会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1)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 

(3)敌人使出最毒辣的手法,用一切刑具折磨他。 

(4)愚蠢的特务鉴别了两个钟头,结论是“笔迹相同”,就断定是他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有没有不符合书面语体要求的地方?如果有,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检测】 

1.你认为下面词语哪些是新词语,哪些是生造词?请归类。 

追捧、热销、持平、滥肆、爆满、迷你、沸辣、体惦 

新词语:                              

生造词:                              

答案:新词语:追捧、热销、持平、爆满、迷你 

生造词:滥肆、沸辣、体惦 

2.“雪藏”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 

(1)某歌星多年前因直言而“得罪”公司经纪人,从此被公司雪藏,不知双方何时才能握手言和。 

(2)为确保最后一场小组赛能尽遣精锐上场,该队正在考虑明日与法国队交手时雪藏部分主力。 

(3)这个原先颇有一定知名度的乡镇企业,在雪藏了五六年之后,一举跻身“中国百强企业”之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搁置不用;(2)有意隐藏;(3)隐没无闻。 

3.以下是目前流行的一些网络用语,试从网络语言的特点和语言文字规范化两方面简要分析这种语言现象,表达你的看法。 

①肿么了;②神马都是浮云,神马都木有;③偶好无聊啊;④拍砖或拍板儿砖(论坛上的争论,多指批评意见);⑤灌水(随意写,内容空洞无物,过长而言之无物),造砖(认真精心地写);⑥见光死(比喻网恋等一见面就完蛋);等等。 

(1)网络语言的特点:                       

                                 

(2)语言文字规范化: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回答此题,要认真分析题中所给的一些网络语言的特征,可从其构成、语法、语音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提炼概括出自己的观点。生活中存在的这类新鲜事物,既有其合理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组织答案时需要辩证分析。 

答案:(1)这些词语完全不受传统语言语法、语义规范标准的约束,往往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比喻、谐音、拟人等,给人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但也具有随意性、情绪化、碎片化等缺陷。 

(2)从语言学角度看,许多汉语拼音、英语单词、缩略语、数字、表情符号的混乱组合与使用,在丰富普通话词汇的同时,也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使传统语法规范面临严重挑战,从而造成语言运用的混乱。 

4.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教育报》上刊登了一则消息称,“菜鸟”“粉丝”“BT”“PK”“雷人”……这些流行于网络的新词语,近年来频频在电视、广播、报刊上亮相,并出现在中小学生的日记、作文中。 

“作业写到晚上10点,真是‘杯具’!”这个句子出自一篇小学生的作文。老师和家长都看不懂。日前,在《重庆日报》《课堂内外》杂志社联手打造的“寒假快乐作文大本营”报名处,负责培训的钟老师解释,“杯具”是“悲剧”的谐音,是现在最流行的网络用语。 

对于网络用语出现在学生作文中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语言准确、流畅,100字以上。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可以有个人观点,但关键是有理有据。就本题而言,可以不赞成,但要把不赞成的理由说明白,让人信服。可以赞成,也需要把赞成的理由说清楚。 

答案:(示例1)不赞成。网络语言虽然是一种很流行的语言形式,但这种语言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对历经几千年形成的汉语言文字体系造成了一种极大的冲击。如果任其出现在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作文中,肯定会影响学生们对标准语言的接受能力。所以我认为这种语言形式不应该进入学校,更不应该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 

(示例2)赞成。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它大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为汉语注入了一种更为新鲜的血液,真正体现了汉语词汇丰富这一特点,应当促进其发展。我们的语言就是在不断的创造与更新中得到发展的,如果不给新的语言形式一种较为自由的空间,那么我们的母语怎么能焕发新的活力呢?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阿房宫赋》导学案(3课时)
《阿房宫赋》导学案9
《阿房宫赋》导学案8
《国家的儿子》学案
《老子》四章导学案5
《客至》导学案
《登快阁》导学案
《临安春雨初霁》导学案3
《临安春雨初霁》学案3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学案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学案3
《临安春雨初霁》导学案2
《自己之歌》学案2
《迷娘(之一)》学案2
《自己之歌》导学案
《树和天空》学案2
《致大海》学案3
择性必修中册《致大海》导学案
《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树和天空》预习导学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2
《五代史伶官传序》导学案
《苏武传》预习学案
《黍离》导学案
《屈原列传》预习学案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导学案2
《大卫·科波菲尔》导学案3
《天路》导学案2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导学案3
《乡土中国:“家族”“男女有别”》导学案
《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3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教案3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教学设计2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ppt课件1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教案1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导学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