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雨果《莱茵河》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雨果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4-28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莱茵河(节选)
【法】维克多·雨果
(1840年8月28日至11月2日,雨果畅游了莱茵河地区。在旅途中,雨果一般都在当天把自己的印象、见闻与观感写下,作为信件报道寄给在巴黎的妻子阿黛尔)
 
您知道,我常对您说,我喜爱江河。江河既可载运货物,也能传播思想。在天地万物中,任何东西都自有其神奇妙用。江河,就像是巨大的喇叭,向着海洋唱颂着大地的美景,田野的耕耘,城市的壮丽以及人类的光荣。
我也曾对您说过,在所有的江河中,我最喜欢莱茵河。我第一次见到这条河,是在一年前,在凯尔经过浮桥的时候。夜幕降临,车子缓缓地移动。当我通过这条古老河流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某种敬仰之情。每当我与这些大自然中的伟物相接触——我几乎要说是与其心心相印时,我都被深深地感动。这些大自然中的伟物在历史上也起着重大作用。我的朋友,您还记得瓦尔斯里纳城的罗讷河吗?1825年,在那次愉快的瑞士旅行中,我们曾共同观赏过它。那次瑞士之行是我一生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那时,我们都还只有二十岁!当时,罗讷河是以怎样的狂啸,怎样的怒号翻卷着冲入旋涡的啊!而那柔弱的木桥却在我们的脚下战栗发抖,摇摇欲坠。这一切您还记得吗?从那时起,罗讷河在我的脑海中便是一只老虎,而莱茵河却是一只狮子。
那天晚上,当我第一次看到莱茵河时,我觉得它确实是一只狮子。我长久地注视着这骄傲而高贵的河流:凶猛而不疯狂,原始中却显出威严。当我过河时,正值它水涨河满,极为壮观。它那浅黄褐色的浪花如同雄狮的浓发——布瓦洛称之为“黄泥色的胡须”——拍打着桥面。它的两岸隐没在黄昏中。它的声音是一种有力而沉着的咆哮。在它身上,我感受到了大海的力量。
是的,我的朋友,这是一条高贵的河流。它目睹了封建社会、共和体制和皇家帝国。它当之无愧,既是法国的骄傲,也是德国的自豪。这条河流既是战争者,也是思想家的见证,因为它概括了整个欧洲历史的这两大面貌。在那使法国前进的壮丽波涛中,在那使德国思索的深沉的潺潺水流中,我们都能找到历史的痕迹。
莱茵河集河流的万般面貌于一身。它像罗讷河一样迅速敏捷,像卢瓦尔河一样雄浑宽阔,像缪斯河一样峭壁夹岸,像塞纳河一样迂回曲折,像索姆河一样绿水潆潆,像台伯河一样历史悠久,像多瑙河一样庄严高贵,像尼罗河一样神秘莫测,像美洲的河流一样波光闪烁,像亚洲的河流一样蕴涵着寓言与幽灵。
在史前,也许在人类存在之前,在今日莱茵河的地域上,曾有两条火山脉在冒烟,在燃烧;火山熄灭了,在大地上留下了两大堆熔岩和玄武岩,像两座长城一样平行排列。同时,巨大的结晶凝聚了,形成了今日的原始山脉,大量的冲击层干涸了,成了今日的从属山脉。那慢慢冷却下来的巨大熔岩堆,就是我们今日所称的阿尔卑斯山。
据历史记载,最早出现在莱茵河岸边的人类是被称作凯尔特人的半开化民族。罗马称他们为高卢人。恺撒曾说过:“在他们的语言中,称作凯尔特人,而在我们的语言中,叫作高卢人。”随后,时机来临,罗马出现了。恺撒征战了莱茵河。古罗马的第二十二军团曾扎营在耶稣受难时的橄榄树下。当这个军团从耶路撒冷驻地撤回时,蒂杜斯便把它派到了莱茵河畔。
后来,北方种族向南方地区的可怕涌入,在民族生活的某些灾难时期不可避免地往复重演,人们将它称作蛮族入侵。它吞没了整个罗马,正值罗马帝国应改革的时期,莱茵河上城堡的花岗岩军事屏障被这股浪潮所摧毁。而在六世纪左右,曾出现过这样的时刻:莱茵河的浪峰冲击着罗马废墟,就像今天冲击着封建遗址一样。
查理大帝修复了这些瓦砾,重建了堡垒,用来对抗以其他名字再生的古老的日耳曼游牧部落。但是,尽管查理大帝才华横溢,毅力超群,他的所作所为也仅仅是刺激了一下残骸枯骨。古老的罗马帝国早已寿终正寝。莱茵河的面貌已今非昔比了。
这个时期出现了深刻的崩溃,文明似乎瓦解了,牢固的传统之链断开了,历史好像变得没有痕迹了。这一灰暗时期的人类与事件像幽灵一样通过了莱茵河,给河流留下的仅仅是一种幻象,刚一闪现马上就无影无踪了。
由此,莱茵河在经过了一个历史时期之后,进入了一个神奇的阶段。人的想象力同大自然一样,不接受空白的存在。在没有人烟的地方,大自然便使鸟儿们啁啾不休,使树叶沙沙作响,使成千上万的声音窃窃私语。而在历史朦胧的地方,想象力便使幽灵出现,使幻想和表象共存。寓言在消失的历史空白区生存,成长,结合,开花,就像英国山楂树和龙胆树生长在倒塌的宫殿裂缝中一样。
文明犹如太阳,有黑夜,有白昼,有圆满,有环食;时而落下,时而升起。
(刘华译,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大自然的“伟物”,作者说自己“几乎要说是与其心心相印”,这种“心心相印”可以看做一种对天地自然的共鸣与感悟。
B.在莱茵河一条河身上,作者却说“感受到了大海的力量”,主要是因为莱茵河的惊涛骇浪的凶暴程度能跟大海中的巨浪相比。
C.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作者认为“这个时期出现了深刻的崩溃”,这里也隐含着作者对像古罗马这样辉煌的古典文明陨落的叹息。
D.“就像英国山楂树和龙胆树生长在倒塌的宫殿裂缝中一样”,这里的“宫殿缝隙”与前文中的“历史空白区”含义相近。
7.下列对本文艺术手法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在文中经常使用第二人称,这既是书信体散文特征的体现,也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引发相同的回忆或共鸣。
B.作者在描写莱茵河时,使用了铺垫、对比、比喻、拟人、铺排等手法,描绘出莱茵河千变万化的浪漫雄浑。
C. 在本节选中,作者用大量笔墨展现了莱茵河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佐以人文历史追忆的点缀,描绘了一幅自然伟物与历史记忆交相辉映的宏伟画卷。
D.本节选的节奏处理也正如一条河流:从激烈的爆发中孕育,激荡着奔流过跌宕起伏的高山深谷,最终流入广漠的远方,归于平静与虚无。
8.你怎样理解“罗讷河在我的脑海中便是一只老虎,而莱茵河却是一只狮子”这句话?(4分)
 
9.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也为了我们描绘了他眼中的长江风光。请结合文本,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莱茵河(节选)》在内容上的异同。(6分)
 
 
 
答案:
6B(主要是因为莱茵河的“博大、威严与沉稳”和大海相似,而非“凶暴”。)
7C(“用大量笔墨展现了莱茵河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不对,本节选是以追忆莱茵河两岸的人文历史为主,对自然风光的展现在其次。)
8答案:①“老虎”强调的是罗讷河的“狂啸”和“怒号”仿佛老虎般凶猛(1分)
②而“狮子”不仅凶猛,更多了几分“骄傲”、“高贵”和“威严”(1分)
③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1分),表现出作者对伟岸博大、骄傲威严的莱茵河的无限敬仰(1分)
9答案:1、相同点:
①所描绘的大江大河的风光均以雄奇壮丽为特色:在《念奴娇》中,苏轼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来极写长江波涛汹涌(1分);在本节选中,雨果也写到莱茵河“浅黄褐色的浪花如同雄狮的浓发”、“它的声音是一种有力而沉着的咆哮”,表现了其“极为壮观”的风景(1分);
②都阐发了思古之幽情:在《念奴娇》中,苏轼追忆了赤壁战事,表达了对使得“樯橹灰飞烟灭”的“羽扇纶巾”英豪的赞赏(1分);在本文中,作者用大量篇幅追叙了莱茵河地区从古罗马时代一直到中世纪的历史踪迹,赋予了莱茵河惊心动魄的史诗般的性格(1分);
2、不同点:
感情的收束点不同:在《念奴娇》中,“早生华发”是苏轼对岁月蹉跎的自嘲,“人生如梦”是东坡对个人命运变幻的感叹(1分);在本文中,“文明犹如太阳,有黑夜,有白昼,有圆满,有环食;时而落下,时而升起”,雨果主要表达了对历史盛衰变迁的思考(1分)。
(说明:没有结合本文分析或分析不到位、只有空话,最高不超过3分;有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和军校《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支队政委》《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阿Q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九一八”致弟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冯至《江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彭程《江南水弄堂》阅读练习及答案
宗璞《跑警报》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平凹《这是爱的呼唤》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三只虫》阅读练习及答案
布卢姆《高高的海浪》阅读练习及答案
普希金《驿站长》阅读练习及答案
毕飞宇《过年的厨房》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阅读练习及答案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蛰存《梅雨之夕》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莫里斯·梅特林克《青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充闾《守护着灵魂上路》阅读练习及答案
铁凝《构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人世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林斤澜《丫头她妈》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廷芳《艺术家与匠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契诃夫《在法庭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历史母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放火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梅子涵《扫地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迅《长明灯》阅读练习及答案
雨果《报复》阅读练习及答案
雨果《魔鬼心里的上帝》阅读练习及答案
雨果《钟声》阅读练习及答案
雨果《主教工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雨果名言(70条)
雨果简介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