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教案3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10-05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明确文章主旨。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多角度分层次、点面结合、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悟文章宏阔、深刻的语言美,体验文章荡气回肠的情感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明确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培养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圈点勾画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种城市,叫众志成城;有一批战士,叫白衣天使;有一种精神,叫逆流而上;有一种信心,叫万众一心。透过那些逆行者的身影、挺身而出的志愿者、庄严的承诺、坚定的行动、那些脱下防护服后医护人员脸上的刻痕,我们看到了,今天的中国傲雪凌霜的模样。

播放视频《全民战“疫”》。

让我们回首2020中国抗疫记。

二、文本探究

学习活动一:速读,理思路

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概括各部分内容,并给每部分拟一则小标题。

一:领导力、组织动员力和执行力引领武汉挺过疫情。(国家力量,挺过疫情)

二:制度优势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制度优势,八方支援)

三: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中国精神,力量之源)

四: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是最为深切的抗疫感悟和必须牢牢坚守的价值取向。(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五:科学防治贯穿中国抗击疫情实践的始终。(科学防治,贯穿始终)

六:总结、反思抗疫的经验和教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七: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大国担当及团结合作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全球抗疫,中国担当)

八:号召全国人民坚定信念,从深重的苦难与磨砺中汲取力量,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前进。(重焕生机,展望未来)

学习活动二:精读,悟感情

文中哪些语句打动了你?请把这些语句诵读出来,并谈谈从中读出了哪些感情。

感情1:表现出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语句:抗疫期间,病房里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医者握着患者的手加油鼓劲。每一次握手,都在传递力量;每一句话语,都是郑重的承诺:“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拼搏。”不管是108岁的老人,还是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医务工作者绝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会倾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感情2:彰显了科学抗疫的理性思考。 

语句: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到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学科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从“健康码”“云办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感情3: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礼赞。

语句: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

感情4: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和博大胸怀。

语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主席发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中国声音,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全球抗疫,命运与共,团结合作是最强的“免疫力”。一批批中国专家与东盟、欧洲、非洲同行连线交流,多语种的中国诊疗和防控方案及时分享给世界各国……

感情5:对新时代中国人民高尚品格的歌颂。

语句:抗疫时期的一幕幕感人场景,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顾全大局、甘于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命运与共、天下一家。

感情6: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深入思考。

语句:疫情好比一面放大镜,让优势和长处更加凸显,也让我们把短板与不足看得更加清晰。抗疫斗争,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跟不上,折射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警示我们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是何其重要…… 

学习活动三:品读,明写法

文章运用了哪些有特色的写作手法?请结合具体文段进行分析。

1、多角度、分层次

全文主体共八个部分,围绕抗疫主题,每部分选取一个方面(国家力量、制度优势、中国精神、价值取向、抗疫方法、经验教训、大国担当、展望未来),将从个人到国家,从地方到中央,从湖北武汉到全国各地,从卫生防疫到各行各业,从疫情爆发到抗疫艰难直至取得胜利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全面、客观地展现出来,层次分明,角度丰富。

2、点面结合

为了抢救生命,医务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采集病毒样本,身患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累得迈不开脚,28岁药师宋英杰因过度劳累再也没有醒来……没有生而英勇,只因选择无畏。那一封封按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那一道道口罩勒出的深痕,那一个个彻夜照顾患者的身影,正是对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

既展现了医护人员群体的英勇无畏、辛劳坚守,也关注到典型人物张定宇、宋英杰的无私奉献、舍生忘死,这都是对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

3、议论抒情相结合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

运用排比、引用的修辞手法,重现了一幕幕感人的情景,全面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

三、拓展延伸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同学们都亲历了新冠疫情,对自我、民族、国家、世界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请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感受。

四、教师总结

播放视频《感动中国(抗疫英雄)》。

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中,我们何尝没有感受到伟大的劳动精神呢?不畏艰难、百折不挠、敢于担当……这些高尚品格无一不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新时代的我们,在这场疫情之下,更应该深思的,当是如何将伟大的劳动精神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下去,成为新时代一个又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

五、布置作业

下面这幅图画引起了你哪些感受和思考?请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pptx课件(16页)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说课稿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pptx课件(31页)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教学设计2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教案1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全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