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叶君健《五台山随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叶君健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3-15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7-20题。
五台山随感
因为有好长一段时间缺雨,时今虽然已经进入了五月,而且也过了“立夏”节,但五台山下仍然未曾出现应有的绿色。汽车在土筑的公路上奔驰,紧跟在后面的是一股一股的黄色的云层。这单一的色调不仅加强了干燥感,也使人觉得荒凉。我记得在印度和非洲某些地区曾经看到过类似的景象:伴随着这景象的总是生活的艰苦,斗争的严酷与大自然不时送来的饥荒。
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五台山这一带便成了一个中心。这里新发展起来的人民自己的武装,以这个中心为基地,又逐渐扩散开来,向察南冀西挺进。在挺进的过程中他们也一面发动群众,一面开展游击战争,又创立了北岳根据地。事实上,中国早期的革命根据地没有哪一个不是在贫瘠地带建立起来的。这里的人民,在自然条件苛刻、生存斗争尖锐、穷得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还得腾出最强壮的劳动力去参加抗日军队,保卫国家;同时又要建立政权,推进革命。这是一种几乎不可能的事,但这里的人民却把它变为真实。
当时五台山下的人民所要对抗的,除了当地的反动势力以外,还有用现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日本侵略军。这里的人民不仅奇迹般地活下来了,而且还越战越强,建立起了边区政府和边区银行这类的正规行政设施,还推行了中国历史上过去从没有过的真正民主制度“三三制”,实行了减租减息,开展了生产运动和经济文化建设。
我走过设置在一个小村里的边区政府旧地,旧边区银行就在隔壁。这样近,我当然要去看一下。这是一个比较空旷的农家院子,在一座山的脚下。它现在已经成了附近庄稼人存放粮食和农具的公房。这里有一家作为看守的住户。户主——一个老年农民告诉我,这里还留下一件银行的遗物,并且主动地领我去参观:就在他住房的上首,立着一扇宽阔的木门——其厚度约有四五寸;门上扛着一条又长又粗的横木,上面挂着两把大锁。主人把锁打开,花了一些气力才把那扇厚门挪动。门下约有一个十级的台阶,引向下面一个约十米见方的地下室。这就是银行的金库,是存放作为边区纸币储备金的地方。现在是空无一物,并没有什么特别引起人的注意的东西,但它坚固的墙壁和干燥的地面却引起我许多联想:在当时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边区政府却是这样重视金融工作和边区纸币的威信,把储备金就像保护眼珠似的在这样一个安全的处所保护起来。可以想象,当初对这个金库的保卫也一定是很严密,而那时却是一个那么兵荒马乱的时刻!
在边区银行和边区政府之间有一个叫作耿镇的村子。这里当年曾设立过一个医院,就是“白求恩医院”。事实上它不过是一个村屋,所谓“医院”的设备真是简陋得可怜!——也可以说是根本没有。但许多受了伤的战士却曾不断地从前方被转移到这里来,接受急救的手术,而且大多数战士都是很快地得到恢复,又回返前线。这里的治疗在当时是“现代化”的,因为白求恩是个“现代化”的医生。但他所使用的“现代化”医疗工具,大多数是白求恩大夫用当地的木头制成的。
离这个医院不远,一个叫作松岩口的小村里,还有一个“模范病室”。那也是白求恩大夫主持的。他不仅对那里附近的老乡们进行最精心的治疗,还在那里训练成批的、称职的、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医务人员。最后,白求恩把自己的躯体和心灵永恒地留在中国,在这落后和原始的中国土地上。
这使我想起当时战火纷飞的三十年代——世界性的民主与法西斯、文明与野蛮搏斗的三十年代。这场大搏斗是由日本军阀于1931年“九·一八”在我国东北发动的,接着就蔓延到了欧洲,以西班牙战争为焦点。白求恩的首次行动就是参加这场搏斗,地点就正是在西班牙。他接着来到中国,参加八路军的工作,也正是这个行动合乎逻辑的发展。它是由当时在世界知识界中涌起的一股澎湃的浪潮所推动的——一股保卫人类文明、民主和自由的浪潮。具有进步倾向的知识分子,放弃自己优越的生活条件,几乎都投身进去了。
“白求恩们”和五台山下的人民,勇于为正义、为人类的进步而斗争,在必要时,宁可付出自己的生命。这个传统,在世界的范围内,当人类文明面临着毁灭的挑战;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当民族的命运到了危急的关头,就爆发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行动。
我想,我现在正在凝望着的这片五台山的黄土高原,今天的和平局面与当年像八路军这样的革命队伍在这里所展开的艰苦工作分不开——其中当然也有白求恩的一份。
这个黄土高原,联系着整个世界,是和现代世界的历史进程分不开的。
(取材于叶君健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单一的色调不仅加强了干燥感 干燥:枯燥无趣
B.它坚固的墙壁和干燥的地面 干燥:没有水分
C.这里的治疗在当时是“现代化”的 “现代化”:先进,有效
D.但他所使用的“现代化”医疗工具 “现代化”:简陋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段,作者从眼前的单一色调联想到曾看到过的类似景象,借此说明五台山人民抗战时条件的艰苦和斗争的残酷。
B.第段,“白求恩医院”设备的简陋与急救手术治愈伤者的效果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白求恩及其战地医院的重要性。
C.第段,作者认为具有进步倾向的知识分子为正义、为文明而斗争和无私奉献,是一种优良的传统,改变了历史进程。
D.第段,作者认为五台山虽然地处黄土高原,落后偏僻,却始终受到外部世界影响,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作者在第段写旧边区银行有何用意?
20.这篇散文饱含作者丰富深邃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答案:

【答案】17.C
18.D
19.(1)内容上,写旧边区银行实际上表达了对五台山人民的崇敬之情;同时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升华了文章的情感;(2)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关于五台山人民建立起正规行政设施的描写,又为下文写“白求恩医院”做了铺垫。
20.(1)表达了作者对五台山地区环境恶劣,人民生活艰苦的同情;(2)表达了对五台山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在对抗自然的艰苦斗争中仍然积极抗日、不忘保家卫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大无畏精神的无限赞美和崇敬;(3)表达了对白求恩无私帮助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的感激、感动和赞美;(4)表达了对向白求恩一样的进步知识分子为了保卫人类文明、民主和自由而做出自我牺牲的崇敬之情;(5)表达了对人民的进步力量可以改变历史进程的自豪之情。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C.“先进”错误,结合“事实上它不过是一个村屋,所谓‘医院’的设备真是简陋得可怜!——也可以说是根本没有”“他所使用的‘现代化’医疗工具,大多数是白求恩大夫用当地的木头制成的”,可见这里的“现代化”并不是指治疗的“先进”。故选C。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却始终受到外部世界影响”错,原文是“这个黄土高原,联系着整个世界,是和现代世界的历史进程分不开的”,此句指的是五台山是当年白求恩战斗过的地方,当年五台山的战斗属于世界性的民主与法西斯、文明与野蛮搏斗中的一部分。并不是说五台山“始终受到外部世界影响”。
故选D。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内容上,这段写一个老年农民带我参观旧边区银行的地下金库,“现在是空无一物,并没有什么特别引起人的注意的东西,但它坚固的墙壁和干燥的地面却引起我许多联想:在当时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边区政府却是这样重视金融工作和边区纸币的威信,把储备金就像保护眼珠似的在这样一个安全的处所保护起来”,这个“金库”的存在属于“物证”,它证明了当年在残酷的斗争形势下五台山人民建立起了正规的行政设施,赞美了边区政府的工作,表达了对五台山人民的崇敬之情;同时这段描写很细致,并且有作者的思考,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升华了文章的情感;结构上,这段描写既照应了上文“这里的人民不仅奇迹般地活下来了,而且还越战越强,建立起了边区政府和边区银行这类的正规行政设施”,又为下文写“白求恩医院”做了铺垫。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文章开头描写了五台山环境的恶劣,“五台山下仍然未曾出现应有的绿色。汽车在土筑的公路上奔驰,紧跟在后面的是一股一股的黄色的云层”,强调了环境的“干燥”和“荒凉”,并且通过联想得出这样的结论,“伴随着这景象的总是生活的艰苦,斗争的严酷与大自然不时送来的饥荒”。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五台山地区环境恶劣,人民生活艰苦的同情;接着作者描写随着一二九师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五台山成了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这里新发展起来的人民自己的武装,以这个中心为基地,又逐渐扩散开来,向察南冀西挺进。在挺进的过程中他们也一面发动群众,一面开展游击战争,又创立了北岳根据地”,然后作者满怀深情的写到,“这里的人民,在自然条件苛刻、生存斗争尖锐、穷得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还得腾出最强壮的劳动力去参加抗日军队,保卫国家;同时又要建立政权,推进革命。这是一种几乎不可能的事,但这里的人民却把它变为真实”,表达了对五台山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在对抗自然的艰苦斗争中仍然积极抗日、不忘保家卫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大无畏精神的无限赞美和崇敬;接着作者描写了“白求恩医院”,设施十分简陋,甚至好多工具都是白求恩自己做的,但是“大多数战士都是很快地得到恢复,又回返前线”“他不仅对那里附近的老乡们进行最精心的治疗,还在那里训练成批的、称职的、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医务人员。最后,白求恩把自己的躯体和心灵永恒地留在中国,在这落后和原始的中国土地上”,这里表达了对白求恩无私帮助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的感激、感动和赞美;由白求恩,作者想到了无数像他一样的知识分子的奉献,“白求恩的首次行动就是参加这场搏斗,地点就正是在西班牙。他接着来到中国,参加八路军的工作,也正是这个行动合乎逻辑的发展。它是由当时在世界知识界中涌起的一股澎湃的浪潮所推动的——一股保卫人类文明、民主和自由的浪潮。具有进步倾向的知识分子,放弃自己优越的生活条件,几乎都投身进去了”,表达了对向白求恩一样的进步知识分子为了保卫人类文明、民主和自由而做出自我牺牲的崇敬之情;文章最后写到,“‘白求恩们’和五台山下的人民,勇于为正义、为人类的进步而斗争,在必要时,宁可付出自己的生命。这个传统,在世界的范围内,当人类文明面临着毁灭的挑战;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当民族的命运到了危急的关头,就爆发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行动”,表达了对人民的进步力量可以改变历史进程的自豪之情。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和军校《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支队政委》《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阿Q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九一八”致弟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冯至《江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彭程《江南水弄堂》阅读练习及答案
宗璞《跑警报》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平凹《这是爱的呼唤》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三只虫》阅读练习及答案
布卢姆《高高的海浪》阅读练习及答案
普希金《驿站长》阅读练习及答案
毕飞宇《过年的厨房》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阅读练习及答案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蛰存《梅雨之夕》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莫里斯·梅特林克《青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充闾《守护着灵魂上路》阅读练习及答案
铁凝《构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人世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林斤澜《丫头她妈》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廷芳《艺术家与匠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契诃夫《在法庭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历史母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放火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梅子涵《扫地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迅《长明灯》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君健《看戏》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