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古文二则《四知》教案1
作者:周霄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2-19


古文二则----四知 
教学目标 
1、翻译理解课文。 
2、掌握重点词语及句式。 
3、分析杨震的性格特点,学习杨震廉洁自律的高尚思想品德。 
教学重点 
积累重点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还说:“吾日三省吾身。”古人是多么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古人的故事,以期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 
二、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  
邓骘     辟之   谒见    遗震  
2、检查学生阅读课文的情况。并予以点拨纠正。 
三、介绍作者及解题 
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题目是编者加的。 
四、学习课文 
1、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要求学生自己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课文,把不理解的地方划出来,老师统一解答。 
3、出示卡片检查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翻译。 
(1)(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2)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 
(3)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4、结构分析:本文分成两层,一、杨震拒金。   二、杨震拒绝了为子孙置办产业的建议。 
5、内容分析 
(1)谈谈你对“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理解,并说说你是怎样看待“杨震拒金”的。 
(2)(杨震)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6、写作特点 
(1)人物形象鲜明。本文只有146个字,非常鲜明的突出了杨震廉洁无私的高尚思想品德。 
(2)语言刻画形象传神。“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八个字形象刻画出了杨震拒绝贿赂的坚定态度。 
五、布置作业 
翻译课文。要求:(1)准确。(2)句子优美流畅。(3)最好能体现原文的特色。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pptx课件(44页)
《四知》ppt课件2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ppt课件(49页)
《四知》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遵义中考题)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ppt课件(13页)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ppt课件6
范晔《四知》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知》ppt课件1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ppt课件5
古文二则《四知》说课稿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原文和译文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ppt课件4
古文二则《四知》讲学稿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ppt课件3
古文二则《四知》mp3音频朗读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ppt课件2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同步练习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教案及同步练习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教学设计2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ppt课件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参考资料及练习
语文版《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