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苏教版《文学的趣味》教学设计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2-25


文学的趣味
教学目标:1.能解读文章,找出中心论点,理解文章论证思路;2.能通过文章的学习,掌握培养自己文学趣味的方法。
教学重点:论述技巧。
教学难点:论述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题解
“文学的趣味”,这里是指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欣赏趣味,喜好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趣味高低、雅俗。作者在文章中分析了一些人在文学欣赏方面的“没有趣味”“趣味低劣”“趣味窄狭”,论述了如何获得活的可靠的文学趣味,提出了趣味是欣赏的基础,广泛的阅读、比较作品才能获得可靠的鉴别力,要不断的创造新的趣味等有关文学欣赏问题的精辟见解。有助于我们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作者对文学趣味的解释是:“文学作品在艺术上有高低的分别,鉴别出这高低而特有所好,特有所恶,这就是普通所谓趣味。”
朱光潜(1897-1986)美学家。安徽桐城人。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代院长,中国美学学会第一届会长,民盟第三至五届中央委员。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译有[德]黑格尔《美学》等。
二.引导学生读书,初步感知课文。
分段。全文6节。
1/2—4/5—6;
提出知、乐、好是欣赏,欣赏的依凭是趣味/分析一些人文学欣赏趣味上的毛病/论述解决毛病的方法。
三.学生读书,讨论:
1.一些人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
2.如何解决这些毛病?
明确:
第一节文字,引用孔子的话说明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靠知、乐、好,而要知、乐、好,就要有趣味。这是正面分析。然后说:“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在知上有欠缺。”突出了欣赏作品时“知”的重要。
这里已经提出了论点:培养文学趣味要有“知”。
第二节文字,分写了一些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在知上有欠缺”的表现即毛病:“精神残废”“中毒”“短视”。
                   残废
板书:培养文学趣味要有知。无知的毛病 中毒
                   短视
如何解决这些毛病呢?到了第5、6节文字,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讨论:方法有哪些?
明确:针对第一种“残废”即无知的毛病,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这里用的是比喻论证的方法,以山作喻,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针对第二种“中毒”和“短视”的毛病,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广泛阅读,不囿于一家,“开疆辟土”,不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
这里作者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用自己的真实事例来证明观点的正确。
                  残废 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板书:培养文学趣味要有知。无知的毛病 中毒 广泛阅读
                   短视 开疆辟土
四.小结。
主体是解决问题。针对三种毛病,作者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那既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玩索的作品越多,”“种类越发杂,风格越纷歧,”“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鉴别力也就愈可靠”。作者还认为培养文学趣味要“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读者也须时常创造它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这些关于文学鉴赏的真知灼见,对我们学会辨析、品味、提高欣赏水品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五.随堂检测:
见《相约在高校》语文复习用书(中),第57页1——11题。
六.作业。
见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默写生字词
绮糜 笃嗜 囿于 
写出本文的论证提纲。
二.            授新课
研究课文的论述方法。
讨论:
1.课文用了哪些论证技巧?
2.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听学生答问,给以评价。
明确:技巧:首先,论述技巧上深入浅出。文学趣味的问题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但作者运用了“以喻明理”“现身说法”等技巧,使论述深入浅出,清楚明了。比如以大山为喻,以开疆辟土为喻。作者以学习文言文、学诗、学外国文学来说明道理。
其次,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疏,指文字舒徐,行文疏朗;密,指指文势紧迫,行文绵密。
结构:疏密相间,舒卷自如。引孔子话,不是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而是为了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列举一些人的毛病,显得疏;论述疗治那些毛病时,渐趋繁密,显得密。
语言;为了表达的需要,行止自如。主旨在于论述如何使文学趣味高雅广泛,不在于批判文学趣味上的欠缺,指出毛病是为了疗治,所以,列举毛病只是点出病相,点明危害,没有举例论述。论述如何才能治疗三种病,获得获得可靠的文学趣味时,以喻明理,现身说法,引证论述,用比较繁。
三.            小结
略。
四.            随堂练习
见《相约在高校》语文复习用书(中)第59页二阅读训练。
五.            作业。
见练习册。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文学的趣味》ppt课件(27页)
《文学的趣味》ppt课件2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学的趣味》pps课件1
《文学的趣味》教案3
《文学的趣味》ppt课件1
《文学的趣味》《明湖居听书》同步练习
《文学的趣味》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