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雷电颂》表格式教案10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7-02


南川市第三中学课时教案·八下语文
授课时间
第8周  星期二   2006年4月4日
总第37课时
课题
7、雷电颂(1)
课型
预习自学课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睥睨、污秽、犀利、驰骋、鞭挞”等词语;
2、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3、诵读,体味文章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感受情感律动;
情感与价值目标:4、理解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重点
目标1、3
难点
目标3
教学准备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一、导入
在初一时,我们学过郭沫若的一篇现代诗《天上的街市》,已经对郭老的丰富想象力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再一次学习他的作品,以感受其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
二、预习自学
   (一)掌握字词
睥睨(pìnì):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伫(zhù)立:长时间地站着。       踌躇:犹豫。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迸(pèng)射       眩(xuàn)目       稽(qǐ)首
摆弄:摆布。        驰骋(chíchěng):(骑马)奔驰。
虐(nüè)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鞭挞(tà):鞭打。比喻抨击。
咆哮(xiào)        波澜(lán)    雷霆:雷暴;霹雳。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罪孽(niè):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二)介绍《屈原》话剧
在《屈原》一剧里作者始终把屈原这个人物放到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刻画,用不断激化的戏剧冲突,把人物一步步推上矛盾的顶峰,使人物性格在矛盾高潮时得到最鲜明、最强烈的展现。
五幕剧中矛盾冲突是直线上升的:第一幕:屈原家……;第二幕:后宫……;第三幕:屈原家……;第四幕:城外……;第五幕:尾声……。
《屈原》全剧就是这样通过矛盾的不断激化,塑造出一个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崇高的道德情操,无私无畏的爱国志士的形象。
 
学生背《天上的街市》
板书文题、作者
 
 
 
 
由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
 
 
 
 
 
 
 
 
 
 
给学生调节性阅读教材P67的“参考资料”。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三)戏剧知识介绍
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戏剧的三个集中:时间的高度集中,矛盾的高度集中,人物的高度集中。……
(四)写作背景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写于1942年1月。当时是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1942年1月,时值“皖南事变,,以后,郭沫若在重庆创作了《屈原》,借古讽今,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他借屈原的独自,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
(五)课文内容简介
《雷电颂》出现在《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自——《雷电颂》。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
(六)教师范读
(七)学生齐读
三、小结
   本文通篇运用拟人、呼告的修辞方法。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等等,这些语句,热切地呼告和歌颂风、雷、电;而“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等语句,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这样,就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其次,运用了反复、排比等方法,也增强了整个独白的抒情效果,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教师念读《优化设计》P61.
 
 
学生齐读教材P68.
 
 
 
 
 
教师念读。
 
 
 
 
 
每一遍大约需要10分钟,这一两个环节就需半节课的时间。
 
 
余音萦绕。
布置作业
相应的资料练习
板书设计
以字词为主,随及板书。
教学后记
学生考勤:
3班:
4班:
课堂得失:
作业情况:
南川市第三中学课时教案·八下语文
授课时间
第8周  星期三   2006年4月5日
总第38课时
课题
7、雷电颂(2)
课型
新授课·练习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1、检查、掌握上节课预习的词语;
                2、理解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3、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的丰富想象,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培养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4、品味语言的抒情效果,理解作品内涵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情感与价值目标:5、理解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重点
目标3、4
难点
目标3
教学准备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一、练习导入
1、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
①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
②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
③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
④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特别要烧毁你那匹马!(    )
2、说出下列事物各象征了什么。
①风雷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洞庭湖、东海、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东皇太一”等众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无形的长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朗读课文
  课文在形式上并不押韵,但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气势,并谈感受。
三、学习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第一层(1~3段),呼唤风暴怒吼,由衷赞美“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
    第二层(4~6段),呼唤风、雷、电,表达憎恨黑暗、渴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第三层(7~8段),赞颂闪电的光明与火花,并决心与之一起烧毁一切黑暗势力。
    第四层(9—12段),义正辞严地诘责“土偶木梗”,表示与污秽、邪恶,势不两立。
    第五层(13段),表现屈原的坚强意志与必胜的信心。
四、学习分析写作手法及修辞方法
 
 
完成在作业本上,当堂完成,即时订正。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
 
 
 
 
集体订正,学生回答完成。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1、文中的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有形、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等物象象征了什么?运用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2、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举例说说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归纳屈原的人物形象。
明确:
1、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被囚禁前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2、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3、夸张——激发想象;呼告、拟人——表达感情;排比、反复——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比喻——形象生动。
4、屈原:光明与正义的化身  爱国爱民  英勇无畏。
五、处理练习
   一二题学生完成,三题引导完成。见《教师教学用书》
六、小结
   这段独白想像瑰丽奇特,气势宏伟壮阔,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诗学风格。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上天入地,驰骋想像,运用夸张、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使屈原和急风、怒雷、闪电这些宇宙伟大的自然力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批判一切污秽、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作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显得更加光彩熠熠、沉雄悲壮。
 
 
这一部分难度不算大,可由导学生讨论完成。
 
 
 
 
这是本课的重点,慢讲,并及时板书,要求学生适时笔记。
 
 
 
 
 
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小结,对学生再一次进行情感熏陶。
布置作业
相应的资料练习
板书设计
屈原:光明与正义的化身  爱国爱民  英勇无畏
       歌颂风雷            浪   象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 漫   征       怒斥神祇                
     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主   拟   “东皇太一”等众神:象征人世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   义   人      间昏庸腐朽的当权者和官僚                            
      人民群众             诗   呼      统治集团                
                           风   告                                 
                                手                                 
                                法                                  
教学后记
学生考勤:
课堂得失:
作业情况: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雷电颂》pptx课件(39页)
《雷电颂》达标检测
《雷电颂》导学案5
《雷电颂》表格式导学案4
《雷电颂》教案14
《雷电颂》导学案3
《雷电颂》ppt课件(26页)
《雷电颂》ppt课件(24页)
《雷电颂》ppt课件(39页)
《雷电颂》检测题
《雷电颂》复习
《雷电颂》表格式教案(2课时)
《雷电颂》阅读练习及答案
《雷电颂》教学模式操作卡2
《雷电颂》教学模式操作卡
《雷电颂》文本练习
彭水实验中学《雷电颂》表格式教案
《雷电颂》ppt课件(34页)
有关屈原的故事
《雷电颂》ppt课件(9页)
《雷电颂》课堂实录3
《雷电颂》课堂教学实录
《雷电颂》ppt课件(19页)
《雷电颂》教案13
《雷电颂》ppt课件(20页)
《雷电颂》导学案(淮阳一高高效课堂语文)
《雷电颂》讲学稿2
《雷电颂》ppt说课课件
《雷电颂》复习资料
《雷电颂》课后题及答案
《雷电颂》导学案2
《雷电颂》讲学稿
《雷电颂》学案练习
《雷电颂》说课稿2
《雷电颂》mp3音频朗读完整版
《雷电颂》mp3配乐朗读
《雷电颂》学案
《雷电颂》导学案
《雷电颂》ppt课件20
《雷电颂》ppt课件19
雷电、下雨声效mp3音频素材
《雷电颂》练习题
《雷电颂》拓展阅读(2009年杭州市中考题)
郭沫若《凤凰涅盘》原文阅读
《雷电颂》赏析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