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3-13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教学目的
    1、领会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
    2、体会课文用语准确、有分寸的特点。
教学重点
    领会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
教学难点
    课文用语准确、有分寸的特点。
教学设想
学生自读、议论为主,指导阅读为辅。
共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把握全文结构、理解文章内涵
教学过程
一、简介文章的背景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党内和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严重败坏了党的声誉,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为了鼓励广大共产党员满怀信心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帮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风尚,江泽民同志1996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发表讲话,为广大干部和共产党员指明了方向。
二、自读课文,讲座文章结构、内容
1、词语
绳之以法:用法律制裁、约束。绳:用绳绑、捆,动词。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
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作出榜样。
2、结构层次
解题1、全文共三段,试以一句话概括每段话的大意。
明确:第一段,概述以高尚精神塑造人的必要性以及“高尚精神”的基本含义。
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论述为什么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引证
第三段,分析怎样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作结
解题2、第一段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高尚精神”的基本含义?
明确:要实现现代化,只有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才能成功。
高尚精神就是指我们党的崇高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和作风,包括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发展起来的优秀传统和美德。
解题3、第二段可分几个层次?
明确: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都讲”到“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紧承上文,进一步阐发高尚精神的内涵。
第二层(从“学习和培养这些革命精神”到“还怎么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论述学习和培养革命精神的必要性。
第三层(从“邓小平还联系新时期的实际”到本段结尾)指出要把五种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中间去。
这一层承上启下,使得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必要性更加突出,论证也更加严密。
解题4、第三段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二层:
第一层(从“现在我们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到“放弃了对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教育”)指出当前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现象及其危害性,并分析其原因。
第二层(从“我们讲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到结尾)
论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措施:一要弘扬党的正气;二要注意抓典型;三要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
三、全文总体结构:

1、必要性
基本含义
2、为什么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怎样塑造人

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层次清晰,说服力强。
四、重申: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全国上下“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之时,这篇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简介孔繁森、张明歧、郑培民、任长霞等事迹。
五、作业: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二、语言特点:
1、讲究分寸。
例句1、第三段开头:“现在我们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总的是好的。但也要看到党内和社会上确实存在消极现象,有些地方还相当严重,虽然是支流,必须高度重视。” 
恰当地说明了主流与支流、全局与局部、一般与个别的情形。既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也不是一概而论,先说确实存在消极现象,又说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这样能使人对党风、社会风气的现状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例句2、“我们要继续宣传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优秀党员、干部和劳动模范,同时要加强舆论监督,适当选择一些搞歪风邪气的典型,给他们曝曝光,有的还要绳之以法。”
对正面典型,强调要继续宣传,既承接上文“这几年大力宣传孔繁森、张鸣歧等先进人物”,又与下文形成对照。对反面典型,强调要“适当选择”,有的是“曝曝光”,有的则要“绳之以法”,体现了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政策的工作方针。
2、用词准确,词语搭配得当。
例句:“有的党员、干部把为人民服务挂在嘴上,却沉溺于歌厅舞场,热衷于吃喝玩乐,肆意挥霍国家钱财”
既恰如其分,又搭配得当。
3、关联词语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严密性,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例句1:第一段中“要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如果没有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用高尚精神武装起来的先进分子,如果没有这些先进分子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奋斗,是不可能成功的。”
双重否定的句式加强了论述的力度和语气。
例句2:第二段中“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
“不但……而且……”的递进复句,论述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表达严密。
三、课后第三题:
1、沉浸:比喻牌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沉溺:指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沉沦:指陷入罪恶的、痛苦的境界。沉浸与沉溺、沉沦在感情色彩上不同;沉溺与沉沦有程度上的差别。用“沉溺”较为恰当。
热衷:指十分爱好某种活动。热心:指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三个词语的搭配对象和感情色彩不同,用“热衷”较恰当。
浪费:指对人力、财物、时间等用得不当或没有节制。糟蹋:指浪费或损坏。挥霍:指任意花钱。在词义范围上,浪费比挥霍广,糟蹋比浪费广;在程度上,挥霍最重。用“挥霍”较为恰当。
2、软弱涣散:形容组织不坚强,精神、纪律散漫、松懈。松散无力:形容组织不团结,没有战斗力。一盘散沙:比喻分散的、不团结的状态。后两个词语仅侧重于不团结,用“软弱涣散”较准确。
忘记:指应该做的因为疏忽而没有做。忽略:没有注意到。放弃:指丢掉原有的权利、主张、意见等。忘记和忽略都有疏忽的意思,没有主观上的故意;放弃则是主观上不去做,词义的侧重点与其余两个词有区别,在程度上也重一些。用“放弃”较恰当。
3、开展:指从小向大发展。加强:使更坚强或更有效。实行:用行动来实现。三个词的侧重点不同,开展和实行都包含从现在开始做的意思;加强则有过去已经做了,现在要加大力度,使之强化的意思,较符合实际,所以用“加强”。
四、作业
课后第四题,了解课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进一步把握议论文语言表达的要求。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ppt课件1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教案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