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窗》课堂实录2
作者:林贤珠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10-06


《窗》课堂实录
潮阳黄图盛中学    林贤珠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理解作者在文中所阐发的独到见解;
2、学习体会语句含意和品味语句表现力的方法;
3、领悟鉴赏议论性散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理解作者在文中所阐发的独到见解;
2、学习体会语句含意和品味语句表现力的方法。
[教学方法]
感受·鉴赏 ·讨论·归纳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投影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议论性散文(板书: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就是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钱钟书先生的《窗》就是这样一篇寄寓了作者独特的生活感悟的文章。钱先生从窗的身上感悟到了什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窗》。
二、感知哲理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每段中能反映行文线索、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语句。
师:议论性散文的核心就是“理”,下面我们一起来感知《窗》中的哲理(板书:感知哲理)。给大家8分钟的时间,大家迅速默读课文,并从每段中找出能反映行文线索、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语句。
(投影)要求:找出每段中能反映行文线索、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语句。
方法:阅读·筛选
师:现在我们要筛选的是能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语句,也就是作者的观点句,所以大家要善于利用文本中的一些标志性语言,迅速地找到我们所要的信息。这类标志性语言大致有哪些呢?
生(齐):“所以”、“由此可见”、“综上所述”……
师:对。还有“我想”、“我认为”之类的。下面大家可以抓住这些边看边用笔圈点勾画。
(学生8分钟快速阅读并筛选信息。教师巡视。)
2、交流归纳:
师:现在请同学们将各自筛选出来的信息拿出来交流并相互补充吧。我们先来看第一段。同学们找到了什么?
生(齐):“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师:很好。那么第二段呢?
生(齐):“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师:不错。有同学要补充吗?
生(齐):“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师:对了。还有这一段的首句。刚才我们特别提示说要注意标志性语言,“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前面有“我们悟到”这一句提示,算不算?
生(齐):算。
师:好。我们接着看第三段。是大家一起回答呢,还是个别同学来说?
生(齐):一起说。
师:好,那就大家一起说吧。
生(齐):“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人对于自然的胜利,窗也是一个。”
师:不错,大家都找得很准。最后一段呢?
生(齐):“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三、品味赏析:体会语句含意,品味语句表现力
1、明确要求及思路
(投影显示以下内容)
第1段:“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
“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第2段:“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第3段:“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
“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
第4段:“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师:刚才大家已经把课文中最能够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找出来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
看。我想补充一句,就是第一段中的“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我认为这一句也是体现了作者的一种看法,即窗子在什么时候可以常开。
师:以上是钱先生关于窗的个人感悟,作为读者,你是怎么理解这些感悟的?下面我
们一起来品味赏析。(板书:品味赏析)
(投影)讨论:对作者的这些感悟,你怎么理解
(体会语句含意,品味语句表现力)
思路:内容·表达·位置   
师:实际上,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体会语句含意,品味语句表现力。《考试大纲》上有一个能力点就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我们现在就从这个角度来品味赏析作者的观点句。给大家一点思路的提示:既然是体会语句含意,就离不开“内容”,所以大家可以从句子“内容”入手,看看它说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另外可以从“表达”上加以关注,比如说这个句子是否用了某种表现手法,当中特别注意修辞手法的使用;另外也可以从结构入手,看看句子所处的“位置”怎样。现在就让我们按照这种思路一起来赏析第一段中的句子,剩下的内容就请同学们自由来赏析。现在我们先回到原文,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第一自然段,好吗?
师:好!(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师生共同品味赏析第一段的句子,并总结理解语句含意、品味语句表现力的方法
(投影)(1)“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
(2)“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师:这就是第一自然段中要品味的句子,现在请同学们先来谈一谈吧。
生1:“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这句话的含义是:春天到了,可以经常打开窗子了。从位置上看,它是第一段的首句,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就是用大家都熟悉的春天引出下面所要论述的“窗”。
师:对,它起到了引出话题的作用。
生2:“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这一句表达了作者的看法:屋外的春天太贱了,所以春天要镶嵌在窗子里看。
师:我提醒大家注意这个句子中的“该”字,这是本句的关键词。“该”即应该。“该”字显示了作者的态度,他认为春天应该镶嵌在窗子里看。为什么呢?不镶嵌在窗子里的春天是怎样的呢?文中有说吗?
生(齐):有,上文说“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
师:对。从上文中我们找到了理解这个句子的依据,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再从表达的角度来看这个句子,它有什么特点?
生(齐):用了比喻:“好比画配了框子”。
师:是的。为什么用“画配了框子”来比喻?“春天镶嵌在窗子里”与“画配了框子”之间有什么相似点?
生3:“画配了框子”就相当于给画限定了范围,窗子则起到了限定春天范围的作用。
师:说得好。我们通过配框子对画进行切割取舍,窗子的作用就相当于画的框子,同
样可以实现对春天的切割取舍,把室外又杂又乱的景物舍掉,把我们想要看的事物圈进来。这样,阳光看起来才明亮,风才觉得有生气,鸟语听起来才更动人。那么,大家说这一比喻有什么效果呢?
生(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的作用。
师:很好。以上是我们对第一段的两个句子的赏析。现在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赏析的?
生(齐):分析内容,看表达和位置。
师:对。请大家记住一点,就是不要孤立地去理解句子,而是要把句子放到文段中去,结合上下文来把握。另外,句子由词构成,所以在理解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从关键词入手。像我们刚才在理解的过程中就抓住了一个“该”字。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所用的方法自由赏析其余的句子吧。
3、学生自由赏析第2、3、4段中的语句,师适当点拨
生1:我想说的是“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作者认为,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门满足的是人的物质需要,而窗满足了人的精神需要,由满足物质需要到满足精神需要,正是显示了人类的进化。
师:对。从物质到精神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而且作者也说了,“窗”是“人对于自然的胜利”。
生2:我赏析“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这一句用比喻修辞生动地写出了窗的作用: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窗子许里面人看出去,同时也许外面人看进来。
师:很好,你善于借助上下文中的信息来理解语句,而且也注意到了句子在表达上的特色。
生3:我说说“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这一句。理解这个句子要抓“不同”和“意义”两个关键词,即把握门和窗各自的意义是什么。从下文中可以找到相关的信息,我认为“不同的意义” 指的是“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师:分析得很透彻。
生4:我认为“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的意思是说,有了“门”,人们可根据自己的欲望,主动地去追求春光;而有了“窗”,可以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人们只要呆在屋里就可以享受,不用出去。
生5:老师,我认为把这句话中的“追求”、“欲望”分别和“占领”“享受”调换一下位置也讲得通。
师:大家认为怎么样?
生6:我不同意。因为正是有了欲望,人才会去追求,要追求就必须从门走出去;而窗子却可以使人不必出去,在屋里就可以享受阳光。
生7:我也觉得不必出去就可以欣赏春光应该是一种享受,但我不明白“占领”该怎么理解。
师:屋外春光无限,阳光、空气、风等等,无所谓你的我的,大家可以共享。窗子一打开,阳光空气跑进来,成为了我私人的东西了,是不是被我“占领”了呢?
生(齐):是。
生8:老师,我觉得这样说好像还有问题。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屋子,每个屋子又有自己的窗子,怎么能实现“占领”和“享受”呢?
师:这个是没问题的。你有你的窗子,我有我的窗子,你占领、享受你的,我则占领、享受我的,这有什么相干呢?大家说是不是?
生(齐):是。
师: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9:第一段中说“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为什么不说是“夏天”呢?夏天也可以开窗呀!
师:同学们有什么看法?
生10:夏天可以开空调,不必开窗。(生齐笑)
师:有更恰当的解释吗?
生11:我认为作者之所以选择春天,是因为春天是美好的,作者要开窗欣赏外面的春光。
师:对!春天是美好的,万物欣欣向荣,到处生机勃勃,打开窗子可以享受无限春光。作者的这一观点正显示了他自身的一种追求,即追求美好,追求享受,确切说是追求一种精神的享受。大家理解吗?
生(齐):理解。
师:好,同学们继续看还有什么问题。
生12:我想继续说说“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这个句子。作者把“窗”比作房屋的眼睛,那反过来,人的哪个部位可以算是人的“窗户”呢?
生(齐):口。(笑)
师:首先要明确一点,不是所有的比喻都可以逆推的。同学们认为“口”可以算是人的“窗户”,我同意大家的意见。人通过“口”享受美味,的确是“享受”。另外,我补充一点。“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相信大家应该听过,我认为“眼睛”也可以算是人的“窗户”,我们通过眼睛传达彼此的情感,既看到了外界,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在看的过程中我们就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你们说是不是?
生(齐):是。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生13:我觉得欣赏春光不一定要开窗,关着窗不也可以欣赏到春光吗?为什么一定要开窗呢?
生14:开窗可以欣赏得更彻底。
生15:开窗可以欣赏得更清楚。
师:窗有很多种,“不开窗也可以欣赏到春光”应该是针对透明的窗子而言。如果是不透明的恐怕就难以做到了。就算是透明的窗子,开不开窗区别还是很大的:开了窗,阳光、风和空气进来了;不开窗,这些就被隔在了窗外。所以我认为,开窗可以让我们欣赏得更清楚,感受得更真切。我建议同学们下课后亲自体验一下隔着玻璃看景物与直接看景物有什么不同,直接感受阳光与隔着玻璃感受阳光是不是一样。
4方法归纳
师:刚才我们是从语句含意和表现力这个角度赏析品味了作者的观点句,现在请大家归纳一下我们所用的方法。
生(齐):分析内容,抓关键词,看表现手法,联系上下文。
师:对,这些是我们在体会语句含意,品味语句的表现力时可以借助的方法。
(投影)理解语句含意、品味语句表现力的方法
1、析表达和位置,抓关键词
2、就有效信息区,找解读点
思路:内容·表达·位置
四、总结归纳
师:这节课我们以《窗》为例,除了学习怎样体会语句含意、品味语句的表现力,还了解了议论性散文的鉴赏方法,即先感知哲理,然后鉴赏品味。希望大家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到你们的阅读实践中去。就课文内容来说,钱钟书先生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想他应该是在表达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要窗,开合随意,追求精神享受。
五、思考探究
(投影显示)
文章的结尾写道:“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与你什么满足,你想回到故乡,你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你只有睡觉,闭了眼向梦里寻去,于是你起来先关了窗。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镇天镇夜不关的。”这一段话中包含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和情感,但表现得非常含蓄,所以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当然,对一篇蕴涵深邃哲理的文章,我们短短45分钟的解读或许触及的只是它的皮毛,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探讨,希望大家能够将这种赏析探究的活动延伸到课外,从更深的层次去解读赏析。像对文章的最后几个句子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并将自己的看法和其他同学交流。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附板书设计:
             
 
1、析表达和位置,抓关键词
议论性散文:感知哲理      品味赏析
(内容·表达·位置)
2、就有效信息区,找解读点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泰格特《窗》中考题(山东省东营卷)
泰格特《窗》ppt课件(18页)2
《窗》的艺术辩证法ppt课件1
泰格特《窗》导学案2
泰格特《窗》教学设计12
钱钟书《窗》阅读练习及答案
《蛇、预言、窗、你的名字、神女峰》ppt课件
泰格特《窗》教学反思
泰格特《窗》课堂实录3
泰格特《窗》ppt课件(18页)
泰格特《窗》导学案
泰格特《窗》阅读练习及答案
泰格特《窗》ppt课件(9页)
泰格特《窗》ppt课件(10页)
议论散文两篇《窗》《门》同步练习
泰格特《窗》教案11
粤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窗》《门》练习题
泰格特《窗》ppt课件12
议论散文两篇《窗》《门》教案3
以窗为话题的作文(3篇)
陈敬容《窗》mp3配乐朗读
陈敬容《窗》ppt课件2
创设自主课堂,唤醒主体意识《窗》教案
泰格特《窗》教学设计10
泰格特《窗》教案9
泰格特《窗》教案8
泰格特《窗》ppt课件11
《窗》教学反思(2篇)
钱钟书《窗》教学设计7
泰格特《窗》ppt课件10
泰格特《窗》教案7
泰格特《窗》ppt课件9
钱钟书《窗》板书设计
泰格特《窗》续写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蛇、预言、窗、你的名字》教学设计
泰格特《窗》教案6
《《窗》的艺术辩证法》教案1
泰格特《窗》原文阅读
陈敬容《窗》教案1
陈敬容《窗》ppt课件1
议论散文两篇《窗》《门》ppt课件3
钱钟书《窗》ppt课件2
泰格特《窗》ppt课件8
钱钟书《窗》ppt课件1
钱钟书《窗》教学设计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