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教学反思 >>
《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两篇)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6-17


感谢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精神食粮。
  对于爱情这个敏感的话题,在教学中一直是一个禁区,没有人敢去涉及。如果稍有不测,就会发生意外事件。好在现在的课本已经开始注重这方面,并选如了课文。课文浅显易懂,很容易被学生们接受。我觉得这是教材在进步,时代在进步,也是更加人性化的饿体现。
  对于爱情,不管是在迁客骚人的笔下,还是在影视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少了它是成不了席的。而这也是每一个人要经历的必然阶段。为什么要遮遮掩掩呢?为什么不光明正大地把它说明白呢?
  在自己班上课的时候,先是让学生听录音,让学生总结出课文说的是什么?结果学生概括得很准确,并板书。等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爱情的理解时,学生们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地笑,都不往正题上说,或者说都不好意思说了。恐怕人家笑话。只是那么几个爱耍嘴皮子的家伙在那里嬉笑,说着让人发笑的话。那就点名吧!结果,就说不到正点上去,让自己没有办法。任凭你怎么引导,就是干启不发啊。就这样的稀里糊涂地结束了课程。
  而在三班,一样的方法,一样的过程,结果却是不一样的。却是让自己出乎意料的。
  当我问到什么是爱情的时候?学生们虽然也是笑着,但还是大着胆子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下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都积极踊跃的发言,有的说是杨过和小龙女那样的爱情,有的说是萧峰和阿朱那样的爱情,也有的说是郭靖和黄蓉那样的爱情,还有的说,是令狐冲与任盈盈那样的忠贞的爱情。而有一个和自己私交不错的学生,站起来笑着,看着我说:“我说的你别生气?”
  “我不生气!”我斩钉截铁地回答。
  “像您和师母那样!”
  我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答案。虽然我在上课的时候,这个念头在头脑里一闪而过,但是并没有过多的去考虑。没有想到……
  同学们都鼓着掌,笑了,我也笑了,开心的笑了……
  待声音小了,我就接着说了下去:“你说出了我想说的。”并竖起了大拇指,表示赞许。
  有的学生就让我讲,我和妻子的故事,我笑着概括地说了几句,接着上课了。虽然有着这样的一个插曲,我并没有不高兴,反而觉得很幸福,在别人的眼里。我们是幸福的。
  那一节课,是在愉快中度过的。好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着又让自己找回了当初上课的感觉——上课是一件兴奋、愉快的事情。
  感谢苏霍姆林斯基!!

直面“爱情”   坦诚交流
——《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

国本中学 晏玉丰


  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具有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在今天的教学中,让老师和家长都很棘手的问题是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有人云:这不是“早恋”,而是“早熟”,或者“交往过密”。其实,这一现象说到底,就是由于中学生生理的成熟而对异性未知领域产生的好奇心,进而渴望探求的心理现象,发展成为所谓的“爱情”。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致女儿的信》中用生动曲折的童话讲述了这人类最崇高的情感“爱情”中所包含的“忠诚”、“心灵的追念”、“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所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不能把它简单的等同于性爱和繁衍后代。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童话故事中,讲到上帝三次看到的情形,当上帝教给了他们如何筑造窝棚的方法,又把铲子给了男人、谷粒给了女人之后并且说:“生活下去,繁衍后代吧。”一年之后,上帝看的是“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谷物”、“熟睡的婴儿”,而此刻的上帝感到迷惑、惊慌。五十年后的同一天上帝再次光临人类时,窝棚变成木造房屋,荒地变成果园,地里一片金黄的麦穗,儿女们在收割,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上帝从老头、老太婆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以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而且有一种新的东西“忠诚”。又过三年之后,上帝来到人间看到老头坐在土丘上,双眼充满忧郁悲伤,这是对去世的老婆的“心灵的追念”。然而在更远处则是金色的田野,火红的曙光,许多的青年男女构成一幅更为广阔灿烂的爱情的生活画面,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衷败的纽带。在西方人看来创了一切的“上帝”面对人类爱情的伟大力量时,也只能“怒不可遏”最后是不可理解,带着深深的沉思离去,而人却成了大地的“上帝”。
   苏霍姆林斯基用这样生动有趣的童话诠释了女儿的提问什么是爱情。笔者认为爱情的过程,是人类这种高尚情感的升华和结晶的过程,又是一种经得起雨雪风霜严峻考验的,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生产劳动并且能创造出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因此,爱情不是一时冲动、简单的海誓山盟、生死相随,而是经得起世纪考验的“忠诚”和永恒的“追念”。它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润滑剂和推动器。
   当今中学生“早恋”现象中所缺乏的对爱情价值的真正意义的正确认识,我对“早恋”现象进行了分析,大致有四种原因:1、多种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增加了学生“爱情”的信息量,挡不住的诱惑,成为他们的早熟的催化剂(由好感到爱情)。2、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学生生理发展大约提前了2年。中学生缺乏自控力,想象探索异地的奥秘(青春触动发展成爱情)。3、有的中学生只图享乐“青春年少”追求时尚(由享乐到爱情)。4、夫妻情感不融洽(或家庭教育有问题),使孩子相对孤独,想寻求异性的理解和保护(由同情发展到爱情)。而这些让中学生迷茫而过早步入了“爱河”,有的甚至不能自拔,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而导致悲剧的真正原因是他们没有树自己的远大理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对中学生中“早恋”现象进行抽样调查,初中生早恋的20对中成年结婚为零,高中生20对中成年结婚两对,离婚一对。因为初中生“早恋”影响学习和前途的为98%,高中生因“早恋”影响学习和前途的95%,20对夫妻离异家庭学生“早恋”19名,并且严重影响学习。有的甚至于离家出走。因此中学生“早恋”上演了中学生成长道路上一幕一又一幕的悲剧。然而,苏霍姆林斯基当十四岁女儿向他提出“什么是爱情”的时间,他却坦然地面对和女儿进行心灵的沟通,并用故事讲述了这一抽象又难启齿的道理。他对女儿说,“你在跨越这个界限,愿你幸福,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你在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苏霍姆林斯基又何然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正在跨越生理、心理的成熟的界限呢?
其实中学生应在“成为有智慧的人”上下功夫。一个有“智慧”的中学生,他是不会目光短浅,只图享乐在前,他是不会妄自菲薄,沉迷于灯红酒绿,他是不会委身金钱利诱,屈服于暂时的困难。有“智慧”的中学生他应是把自己的学习和理想联系在一起,让自己学中的一个个近期目标组成自己的远大理想,把自己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自己学有所成之后,在建设祖国的共同事业中去寻找志同道合的“知音”。
    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同学关系,培养中学生健康的爱情观,仅有十四岁的女儿能够大胆地向父亲提出什么是“爱情”,同时得到父亲慈母般的回答,这本身就体现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女儿平等和谐的父子关系,蕴含着父亲平时对孩子循循善诱的教诲,让孩子从这样的教育中饱尝亲情的关爱。我们许多家长老师与孩子形成一道天然的代沟,以严父、严师的姿态对待孩子,让孩子望而生畏,退避三舍。象这样的孩子有心理话,他能和你讲吗?他有许多的秘密能去告诉你吗?因此这样学生他只能在同龄人中去寻找倾诉的对象,于是久之便成知己,他们相互的不足又不能相互发现,有的简直是“臭味相投”、“一见钟情”难以割舍,就这样造成中学生“早恋”现象。此时如能遇长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直面“爱情”和孩子坦诚交流,指导孩子正确对待“早恋”,处理好自己生理和心理成熟关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能让中学生克服“早恋”,踏实学习,扬起青春的风帆,在实现人生远大理想的航线上,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12页)3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12页)2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18页)2
《致女儿的信》教案13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20页)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14页)2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26页)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58页)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19页)2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21页)2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23页)
作文:早恋现象之我见(3篇)
《致女儿的信》导学案2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9页)
《致女儿的信》自主课说课稿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8页)
《致女儿的信》教案12
《致女儿的信》改写成诗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12页)
《给女儿的信》ppt课件(17页)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21页)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25页)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27页)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16页)2
《致女儿的信》学案2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14页)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19页)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16页)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18页)
《给女儿的信》ppt课件(16页)
《给女儿的信》学案
书信的格式
书信的基本格式
《致女儿的信》评课稿
《致女儿的信》字词归类复习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11
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22页)
《致女儿的信》教案10
《致女儿的信》教案9
《致女儿的信》自主学习提纲
《致女儿的信》高效导学案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16
《致女儿的信》导学案
《致女儿的信》学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