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长征组歌两首》教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8-04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总课时:

一、学习目标

⒈再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与乐观豪迈;

⒉体会环境烘托与渲染的作用;

⒊学会长短句式相结合运用;

⒋品味、积累语言。

二、教学重点: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三、教学难点: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学法设计:

以学生自学为主,自行解决生字、词。品味语言时,也以学生自找喜欢的词句,或互相质疑,解答为主。为了进一步体会歌词的气势与节奏,师组织活动:学生朗诵比赛,教师指导,点评。其余由学生自主评论。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再现:

长征的路线:瑞金→乌江→赤水→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岷山→陕北(1935.10)

二、介绍《组歌》的创作背景

简介背景:作者萧华,江西人氏。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创作。

三、正音、正字、释意

⒈正音

皑 (     )  黔(     )   毡(     ) 草毯(     )  扎(     )

2释意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千锤百炼: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

四.朗读歌词,体会情感

听音乐艺术片《长征组歌》选段:《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 

五、释疑:

㈠《四渡赤水出奇兵》  齐读

⒈红军面临的困境有哪些?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⑴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⑵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

⒉对这些困境的渲染有什么作用?(为后文突出红军的神勇作了铺垫)

⒊课文中是如何表现红军的胜利的?

⑴红军涉赤水渡天险的英勇,又写了军民鱼水般的感人亲情;

⑵毛泽东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神奇出兵;

⑶讽刺的手法把敌人溃不成军的丑态展示在我们面前。

⒋读了本文后,你们体会最深的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用凝炼的语言、丰富的画面展示了工农红军的英雄性格,塑造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

六、比较本课与《七律 长征》语言上有何不同?(讨论交流,若时间不够可视为课后作业)

提示:本课内容是歌词,通俗易懂;《七律 长征》中的语言艺术化、较深刻,需要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体会红军长征精神。

提示:

    ⒈ 中心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一句画龙点睛的盛赞毛主席的用兵如神。

    ⒉ 如开头三句,用短句有气势,突出当时的局势严峻,写出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再如:“天如火来水似银”,用比喻生动再现天气的酷热和缺水的景象,从而渲染红军行军的艰辛。

    再如:又来四句三字短句,再现红军不仅面临严酷的环境,而且处于被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艰难处境,从一个“压”字即可看出来。

     从第10――16行,这几行文字生动形象的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场场敌我之间的运动战。让人深刻的感受到红军战士的顽强、勇敢、机智的英雄形象,也表现了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家的风采。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                             总课时:

一、情境过渡:

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之后来到白雪皑皑的夹金山(即雪山)和荒芜人烟、危机重重的草地。如果说前面的困难靠智慧克服,那么下面他们要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二、授新课

⒈读《过雪山草地》,红军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提示:路难走,没有吃,没有住。生存危机之严重。如开头四句。

 ⒉问:怎样克服的?靠什么?

    提示:千锤百炼的红军靠着坚强的意志,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终于踏过雪山,走过草地。如“钢铁汉”、“不怕”、“千锤百炼”、“迎”、“扎”、“骨更硬”、“志越坚”。

 ⒊如果要造一座红军过雪山草地的纪念碑,请你在碑上写一句话,你会写什么?

                                                            

总结: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三、比较阅读

⒈比较一下两首歌词的异同

同:两首歌词都歌颂了红军战胜严寒酷暑、克服险恶环境与生活险状的战斗精神和乐观态度。

异:中心不同。 

第一首表现了军民鱼水情和毛泽东神奇的用兵之道;

第二首表现了红军部队上下团结、同甘共苦的追求理想、战天斗地的崇高精神。

⒉两首歌词对环境的描写有什么异同?这样的比较有什么好处?

同:都描绘了部队所处的险恶环境;

异:第一首:⑴横断山阻挡路途,道路难行,部队条件艰苦,天气炎热无比;

⑵敌人围追堵截,重兵把守,意欲消灭红军部队,部队面临生死攸关的生死关头;

第二首:⑴雪山挡道,草地茫茫,荒无人烟,高原奇寒,风雨交加;

⑵部队断粮断炊,忍饥挨饿,以野菜充饥,共度难关。

⒊两首歌词在句式上有什么特色?

⑴以七言为主。  结合组歌来分析,总结:整齐的句式、和谐的韵脚,表现了一种壮阔的场面、宏大的气势,表现了红军战士从容不迫、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乐观豪迈的情怀。

⑵三言句为辅。  结合课文,这些句子都描绘了红军部队所处的险恶环境(酷暑如火、雪域厅寒、道路艰难、敌兵围堵、断粮断炊),渲染了一种紧张激烈、庄严残酷的气氛,对塑造红军战士形象起到了烘托作用。

⒋在语言的运用方面又有哪些特征?语言精炼形象(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

下面让我们通过朗诵比赛,再次领略歌词的气势与节奏,体会红军那不畏艰难的长征精神。

 四. 拓展延伸,合作探究

 活动目的:更进一步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活动形式:朗诵比赛

 活动准备:先听录音,再自由朗读,选出一名主持人,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其余同学作为裁判。

  活动过程 :

⒈主持人报幕  2.按小组顺序,依次朗诵  3.裁判简评  4.评出等地

六. 布置作业 

人们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你怎么理解?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各人谈谈看法。(整理成文)

教学后记: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7
《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4
《过雪山草地》ppt课件1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6
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教案1
《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3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5
《长征》flv视频素材
《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2
《七律·长征》《长征组歌两首》《老山界》《草》中心思想
《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
《长征组歌两首》辅助材料
《长征组歌两首》ppt课件6
《长征组歌》两首学案
《四渡赤水出奇兵》导学案
《长征组歌》两首教学设计4
萧华《长征组歌两首》原文阅读
《长征组歌两首》ppt课件5
《长征组歌两首》ppt课件4
《七律·长征》《长征组歌两首》教案及练习
苏教版《长征组歌两首》课课练
《四渡赤水出奇兵》mp3音频朗读
长征组歌两首之《过雪山草地》mp3音频朗读
苏教版《长征组歌两首》ppt课件3
《长征组歌两首》ppt课件2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3
《长征组歌两首》同步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上《长征组歌两首》教案3
《长征组歌两首》检测与评价
《长征组歌两首》同步训练
《长征组歌两首》综合能力测试题
《长征组歌两首》知识导学
《长征组歌两首》ppt课件1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2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