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牲畜林》课堂教学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1-02


《牲畜林》课堂实录
武钢三中语文组 徐琳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脉络,体会小说所表现的自由乐观精神。
2、体会平实但又隐含幽默的语言。
3、认识与理解小说层层推进的结构。
教学重点
“牲畜林”的结构作用及理解“延迟”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牲畜林”的结构作用及“化重为轻”的手法。
教学设想
课前做好预习,采用讨论质疑法。在学生自由赏析领会文章欢快的氛围的基础上,理解“牲畜林”在小说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赏析为主,寻找适当契机推出“结构”和“延迟”等小说话题知识。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播放朴树《白桦林》)听完这首《白桦林》,说说你对战争的感受。
:残酷……压抑。
:战争意味着反抗,流血牲牺。
:如果让我们拿起笔描绘一下战争,你会写些什么?
:英雄浴血奋战,视死如归。
:好,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眼。
:人民群众对敌斗争的英勇和智慧。
:也很好,如游击战、地道战。然而有一位作家写战争,却丝毫没有硝烟味。他就是意大利的伊泰洛•卡尔维诺。有人说卡尔维诺是一位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的作家,曹文轩也说卡尔维诺是天堂里的作家。他的小说,往往故事性与寓言性兼备,寓深层的思考于奇妙的故事之中。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牲畜林》就是这样一篇小说。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读准字音,然后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农民朱阿和德国兵的斗争。
:和德国兵进行斗争的只有朱阿吗?
:各种家禽和德国兵的斗争。
:是的,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德国兵像猴子掰包谷一样,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去抓另外一个,而朱阿举着猎枪不敢开枪,生怕误伤了牲畜。最后德国兵和野猫在厮打中一起掉下了石崖。
三、自主赏析
:这是一个很奇妙的战争故事。下面我们进入自主赏析阶段,6个同学为一个小组,阅读要求:①小说哪一处最能吸引你?试从内容、结构、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②就小说本身提一个问题。
第一小组:(赏析)我们最喜欢的是德国兵抓火鸡的情节。(朗读)“看,松树枝上站着一只开屏的火鸡。他连忙伸手去抓,但火鸡轻轻一跳,跳到更高一层的枝上,尾羽依然展开着。”在德国兵面前,火鸡没有大难临头的仓皇恐惧,而是依然和平时一样保持着欢快的甚至是胜利的姿态,仿佛即将被抓的不是他,而是它在戏耍德国兵。另外胖姑娘央求朱阿的场面也非常生动,“年纪已经不轻、但还没有结婚的、腼腆的朱阿羞得满面通红,手中的猎枪像烤肉的铁叉一样在眼前转动起来”,很有生活气息。
(问题)我们的问题是朱阿前面几次都没有开枪,为什么最后一次开枪打死了吉鲁米娜老太太的母鸡呢?
师:赏析得很好,问题也提得很到位,问题暂且保留,我们看看后面有没有同学来解答这个问题。
第二小组:(赏析)朱阿拿着枪想打德国兵担他的枪法实在太差,一连五次举枪都有人出来劝阻,每一次的情形大致相同。这种情节安排让我们想到大兵的双簧《英雄就义》,那位英雄在就义时说“我还有一句话要说”,就在即将赴死时又来一句“我还有一句话要说”,一连四次如此。大兵的双簧让人发笑,而小说中的这些情节好象也显得轻松幽默。
(问题)我们的问题就是作者这样安排情节的用意是什么?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师:这一组的同学特别注意到了这篇小说的结构,提出的问题请同学们好好思考一下。
第三小组:(赏析)虽说朱阿前后六次举枪的情形差不多,但我们发现作者在描写上还是有变化的。第一次是要救他自己的“花大姐”,用墨较多,直接描写他不敢贸然开枪的窘态,维妙维肖。第二、三次用墨较少,且第二次运用的是借喻的修辞:“朱阿手中的猎枪又跳起了塔兰泰拉舞”,很生动形象。第三次则运用的是夸张的手法:“朱阿简直给搞糊涂了,连扳机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了。”第四次又写得很具体详细,第一小组的同学已经分析了,我们要补充的,这一次似乎不再只强调朱阿的蹩脚,还写出德国兵在火鸡面前的狼狈与无奈。第五次也应该是略写,其中“他不得不高举手臂,跳来跳去”写出了这位德国兵完全没有入侵者的强悍,而是变成了一个可怜的小丑。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朱阿终于开枪了,让德国兵白忙活一场,可谓大快人心。
(问题)我们的问题和第二小组的同学一样,我们也觉得这篇小说在结构上的安排很有意思。不过我们刚才看了单元后面的话题知识,了解到这是一种层层推进的结构,本文的作者有意使用了“延迟”的手法,使故事一环扣一环。
:这一组的同学提出了问题又解决了问题,我们把课本翻到78页看看“层层推进”。这篇小说在情节的安排上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使用延迟法,不让朱阿一下打死德国兵,这样就有机会让各种家禽轮番亮相和德国兵周旋,这样一来,故事的主角就不是朱阿,而是——
:(齐声)各种家禽。
:很好。那么我也有一个问题:不写人民群众用自己的智慧力量去战胜敌人,而重点突出这些动物们,作者意图何在?请同学继续阅读,继续思考。
第四小组:(赏析)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在树林里先后亮相的这些动物,他们的价值一个比一个小:母年——猪——羊——火鸡——兔子——母鸡。最有趣的是这只母鸡,(朗读)“这是一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人们再也不可能见到比它更老、更瘦的鸡了。”作者用幽默诙谐的笔调来讽刺德国兵的贪婪,就是这样一只鸡也被朱阿打死了,最后“他手中只剩下一个鸡头”。朱阿打母鸡的场面让人捧腹,堪称一绝。
(问题)我们先回答第一小组提出的问题。(朗读)“朱阿埋伏在岩石的高处,用石头垒了个枪座,实际上,他修筑的是个掩体,只留下一个可以放枪筒的射击孔。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也没什么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他前面不开枪,是因为他不仅枪法拙劣,怕误伤那些牲畜,而且也是怕没有打中德国兵,反被对方开枪还击。除此之外,这也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在所有这些家禽中,这只母鸡是最没有价值的,只牺牲一只母鸡来对付一个德国兵是再划算不过了,这是对德国兵的嘲弄。
    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作者不让朱阿打死德国兵,而让他和野猫一起滚下石崖,这样不就难以体现人民群众的力量了吗?
:阅读很深入,问题解答得非常好。
第五小组:(赏析)我们觉得开头部分的场景描写很精彩。(有感情地诵读一、二自然段)按理来说,在扫荡的日子里,到处都应是狼狈逃窜的人们,树林里也应是鸡飞狗跳,可是作者笔下的情景却是“像集市一样热闹非凡”,灾难来临,动物们毫不知晓,仍像平时一样自由自在地活动,甚至比平时更高兴。这为全文奠定了欢乐轻快的基调。同时人们都带着自己的家禽,这让我们想到《桥边的老人》中不肯撇下动物的老人,想到爱与悲悯是驱赶战争阴霾的最好武器。
(问题)我们的问题是以“牲畜林”为题有没有什么深意?
:赏析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精彩了。这一组的同学注意到了场景描写,并结合联系前面学过的课文来分析,非常好。
第六小组:(赏析)我们觉得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也有意思。比如写朱阿,(朗读)“朱阿•德伊••菲奇是个矮胖子,圆圆的脸膛黑里透红。他头戴一顶绿色圆锥形毡帽,上面插着根野毛,身着一件带黄色大圆点的衬衣,外罩一件毛背心,圆鼓鼓的肚子上,一条带圆点的红围巾系住了打满蓝色补丁的裤子。”这一看就不像是英雄,倒像一个舞台上的小丑,增强了故事的喜剧色彩。
    再比如写德国兵,(朗读)“这是一个长得农民模样的德国兵,短短的制服遮不住那长胳膊、长脖子,他的腿也很长,拿着一杆像他一样高的破枪。”“他离开了同伴,相独自捞点什么。这村子使他加快起了熟悉的东西和气味。他边走边用鼻子嗅着。扁平的军帽下,一张猪样的黄脸东张西望。”这里完全没有士兵的威严,寒酸甚至猥琐,可以看出作者对德国兵的嘲讽揶揄,同时我们还觉得战争无论是对被侵略者还侵略者都是一种伤害,所以作者还表达了战争的憎恨与批判。
(问题)一般来说,战争中的侵略者都是凶恶残暴的,人民群众则是有智慧有力量的。这篇小说为什么一反传统的做法不写英雄而写动物呢?
第七小组:(赏析)前面的同学把我们想说的都说完了。不过根据大家的发言,我们又有了新的看法。这篇小说写战争,一没有英雄,朱阿不能算是真正的英雄,而其余则是老弱妇孺,二没有硝烟,没有正面厮杀,紧张的气氛中不乏轻松,三没有牺牲,吉鲁米娜老太太那只鸡可以忽略不计;但最后却取得了胜利。这完全像奇迹!
:我也觉得是奇迹,所以,曹文轩不是说卡尔维诺是天堂里的作家吗?
(问题)我们的问题也在小说的结尾,为什么不让朱阿亲自打死德国兵,这样“朱阿这个劣等射手,受到了像全村最伟大的游击队员和猎手一样的欢迎”不就名副其实,而且也振奋精神吗?
:非常之好,这一组的同学在原来阅读的基础上又不断地挖掘探索。
:我们每个小组的同学从一个侧面对小说进行了赏析并提出问题,还有些问题没有解决,但提出这些问题本身就意味着我们对这篇小说在寻求更深入的理解。那么下面,我来把大家的赏析捋一捋并解答你们留下的那些问题。
四、归纳总结
师:综观同学们所讲的,我对这篇小说有了一个很强烈的感受,用一个字形容:轻!战争是一个多么重大的题材呀,是一个多么沉重压抑的话题呀,应该有许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可写。可是卡尔维诺这篇小说的“分量”实在与之不相称,它很轻。这在写作技巧上叫作“化重为轻”。这种“化重为轻”的技巧就体现在我们刚才分析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同学们刚才都和它碰面了,就差打个招呼,互相认识一下。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
首先是结构。结构可谓轻巧。作者选准“牲畜林”这样一个“容器”,层层推进,尤其是延迟手法的运用,让这些富有活力的家禽成为故事真正的主角。牲畜们不管你是德国兵还是什么,它们只管在林子中间跑啊,跳啊,战争的阴影被更有生命力的和谐自然挤到一边,仿佛这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节。而这种自由乐观的精神力量正是战胜法西斯的精神力量。
其次是语言。语言可谓轻松。第二、三、四组的同学都注意到了这篇小说的语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诙谐幽默,都是这篇小说在语言上的特色。
然后是形象。形象可谓轻逸。朱阿的小丑式形象,不仅让本文情节曲折多姿,而且有利地突出小说的主题。
最后是主题。主题可谓轻快。作者让一个蹩脚的猎手和一群弱小的民众面对敌人,结局似乎是难逃厄运,然而这些人们即使是逃难的时候也带着家禽。德国兵抓住他们的家禽,他们不求打死德国兵只求家禽无恙,这是何等的善良,何等的仁爱!正是他们用这种善良和仁爱庇护那些动物,树林才成了诺亚方舟庇护着他们。所以,“牲畜林”这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希望,而这希望则是杀死战争妖魔的基础。
而那些没有恐惧之感,不受束缚的动物们仿佛有灵性一样一起戏耍这个德国兵,最后把他交给凶恶的野猫。同学们要注意了,野猫不是牲畜,是牲畜的敌人,让德国兵和野猫一起滚下石崖,也就是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善良的人连手都不要弄脏。
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只是“化重为轻”,并没有美化战争,小说中战争的残酷依然是存在的,比如:朱阿“一想到他在世上惟一的财产‘花大姐’要被带走,便不寒而栗”,那头“粉红色小猪”是那两个小孩的惟一财产,那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也是老太波吉鲁米娜的惟一财产。本来已十分穷困,一旦推动这点财产,生活将更加悲惨。这一点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牲畜林》ppt公开课课件(59页)
《牲畜林》导学案3
《牲畜林》导学案2
《牲畜林》ppt课件(21页)
《牲畜林》ppt课件(19页)
《牲畜林》教案8
《牲畜林》说课稿
《牲畜林》教学反思
《牲畜林》教学设计7
《牲畜林》练习题
《牲畜林》学案
《牲畜林》教案6
《牲畜林》教案5
《牲畜林》ppt课件5
《牲畜林》教案4
《牲畜林》教学设计3
《牲畜林》原文全文阅读
《牲畜林》ppt课件4
《牲畜林》ppt课件3
外国小说《牲畜林》《半张纸》教案
外国小说欣赏《牲畜林》教案2
《牲畜林》ppt课件2
外国小说欣赏《牲畜林》ppt课件1
《牲畜林》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