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莉娅和莉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人人都遵守社会公德,世界才会美好。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生活中遵守公德的好处。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注意环保。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讲故事
有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小马从一个卖香蕉的地方买了一根香蕉。小马一边走一边吃起又香又甜的香蕉来。吃完了,小马就把香蕉皮随手一扔。这时,一只又肥又胖的小猪刚好经过这儿。忽然,只听“扑通”一声,小猪摔倒了。他自言自语地说:“谁的香蕉皮呀!害死我了,要是再严重一点的话,有可能屁股会摔成四半花呢!”小猪又说:“谁那么没有素质呀!” 小马听见后面有声音,就转了过来。小马看见了小猪就说:“小猪,你怎么了呀?”小猪说:“刚才谁把香蕉皮扔在地上,结果我踩到了香蕉皮,摔了个四脚朝天。”小马惭愧地说:“是我把香蕉皮扔到了地上的,对不起,小猪。”小猪说:“没关系,小马,你下次不要这样了,好吗?”小马说:“谢谢你,小猪,我知道了。” 最后,小马终于改掉了乱丢垃圾的坏毛病。新 课 标 第 一 网 2、同学们,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话要说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们,现在我们要学的课文,也是讲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请你们看老师写题目,板书:16、奥莉娅和莉达 2.教师解释课题。 3、自由读文,读完后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概括地说出来。 4.指名学生说,教师随机板书: 奥莉娅:扔到灌木丛下面
莉达: 放进包里 三、研读课文,回答问题 1. 奥莉娅和莉达是什么关系?一块儿去干什么? (小姐妹 去森林里玩) 2.他们在草地上做了什么事?
(休息、吃东西,听夜莺唱歌)
3.交流、品读。
4.出示课件。(两人吃完后对垃圾的不同处理方法) (1)指名学生读这一部分。
讨论:奥莉娅是怎么做的?莉达是怎么做的?
指名发言,师生共同纠正指导。
(2)出示问题:奥莉娅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好吗?为什么这样做?莉达又是怎样说的?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1.在日常的生活中,你有没有过像奥莉娅这样的举动?你有勇气说一说吗?
2.教师鼓励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并能在今后自觉改正错误。
3.要有环保意识,遵守公共秩序,做合格公民。
4.听故事,谈感想:
威廉·林赛是一位生活在北京的英国人,他有一位美丽的中国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儿子。他长期致力于长城保护和环保事业,创建国际长城之友协会后,推出了“山野之约”,鼓励人们在登山之后将自己产生的垃圾带回家中处理。威廉·林赛一家人还和很多志愿者一起,多次登上长城捡拾垃圾,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保护着长城和北京的青山绿水。
威廉说,目前北京地区长城以及周围乡村迎来了大批前来旅游、度假的市民,而且人数越来越多,道路拥堵,环境破坏日趋严重。
在国际长城之友协会制定的“山野之约”里,希望游客们在郊游之后带走垃圾,不随地乱扔;走小路,不踩踏农田;除非呼救,不大声喧哗;不吸烟,不燃放鞭炮;使用背包,不用塑料袋;不破坏花果树木;“方便”之后用土掩埋;在背包有空地时,捡拾别人丢弃的垃圾。
另外,威廉还用了10年时间雇佣长城环保员,捡拾人们丢弃在长城上的垃圾。国际长城之友协会也在威廉的领导下,组织了多次长城清洁行动。在组织了一系列清扫长城垃圾活动后,威廉表示,他已经成了中国最有名的洋“垃圾清洁工”。
五、总结全文,简明板书
1.出示课件:
如果每一个人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台湾作家罗兰
2.学生齐读。
3.结束语:
总之,如果人人都能将心比心,自觉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世界将更加美丽!
4.完成板书:
奥莉娅:扔到灌木丛下面 做法不当 莉达: 放进包里 遵守公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