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初一下) >>单元练习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题
作者:申祥飞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7-29


第六单元检测题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       积累运用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横线上
名著能让人永远喜爱,永远尊敬并永远怀想,是引文它们有如酱一般chun香浓郁的味道,没有不负责任的轻浮,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人不也一样吗〉端正沉静、底蕴深厚总能让人su然起敬,就是日后想起,也让人qin佩有加。但举止轻浮、腹中空空则只会得到嘲笑、戏弄,不会有人对他充满怀念之情的。做人就要做那种历经岁月磨shi仍能留在人们心中的高尚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2、  默写
1、  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写雪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鹤楼》中表达诗人浓浓乡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扑朔迷离”这一成语出自《木兰诗》,文中原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本单元的诗词中有大量的描写色彩的句子,请写出两句含有色彩词语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具有坚贞不屈的品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将帅用牛肉犒劳部下、塞外响起军乐的悲壮场面。
7、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句与“黄河”有关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个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沁园春 雪》中的名句)
3、下面是一位同学拟定的“初二学年语文学习计划”正文部分,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初中三年中,初二学年是关键的一年,为进一步提高我的语文成绩,现制定学习计划如下:第一,课前谨遵吾师之教诲用圈点批注法预习课文,遇到生字词勤查工具书;课上积极思考,认真做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同时,抽出时间复习数学、英语和物理。第二,认真阅读老师推荐的好文章,每周背诵两首古诗词;多看报纸杂志,开阔自己的视野。第三,利用课余时间练字,每天抄写一篇短文,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第四,坚持课外练笔,每周主动一次找老师当面批改,使自己的写作能力逐步提高。
A、 与本计划内容无关的一处是________(只填序号)b、语言不得体的一处是________。
语序不当的一处是________(只填序号)c、成分残缺的一处是________(只填序号),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改变原意)
4、从上下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__。
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5、对偶就是把一对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想同的句子对称的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似、相关或相反、相对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对偶句式在古代诗文中运用广泛,请写出与下列两句话构成对偶的句子,内容上要体现出乡土特色。
A、白玉长堤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b、镜湖水如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观刈麦》一诗中,作者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当你读到“力尽不知热”“拾此充饥肠”这些句子时,心中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破阵子》一词中表达了作者抗敌报国、建立功名的宏大抱负,但最后却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慨叹,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木兰诗》写的是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子替父从军的故事,她女扮男装,在军中立了许多战功,最后光荣还乡,你喜欢这个任务吗?说说你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列材料,就黄河缺水断流和水污染严重的问题,请你探究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材料一  黄河断流始自1972年山东省利津,后来日趋严重。1972—1998年的27年间,下游有21次断流,特别是90年代,年年断流,且比首次断流的时间提前,断流时间和距离不断延长。断流严重的1997年,山东利津站全年断流13次,累计226天,330天无黄河水入海,断流起点已上延到开封柳园口附近,全长704千米,占黄河下游河道长度的90%。不仅如此,黄河中游各主要支流也相继出现断流。黄河源头1997年开始出现断流,扎陵湖至鄂陵湖河段1999年春也出现了首次断流,完全暴露的河段达8千米。
材料二   1995年6月下旬,断流四十多天的黄河济南段盼来了一次过流的机会,然而缓缓而来的并不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甘甜河水,而是黑乎乎的污水,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鱼类,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气。
A、 造成黄河断流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造成黄河水污染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沁园春 雪》,完成10—15题
10、“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应当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望”是什么意思?作者“望”到了那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欲”是“想要”的意思?作者“望”到了哪些内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上片的最后三句是实景还是虚景?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作者列举的五位封建帝王有什么共同特点?写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今朝”的“风流人物”应具有怎样的气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歌词《黄河颂》,完成16—21题
16、这首诗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17、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千万条铁的臂膀”是一个比喻,结合上下文说说它的具体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的“望”换成“看”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首诗中,一连用了十个“你”字来称呼黄河,如果改成“她”或“它”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诗歌的最后两句是否重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题
文件大小: 47K
文件格式: doc
作者: 申祥飞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星江中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练习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练习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复习练习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复习练习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复习练习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练习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练习
怀文中学东关学部2013年苏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试题
固镇三中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太原杏岭实验学校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湖市沐集中心学校2012年苏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单元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目标检测题A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6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复习卷
2011年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五、六单元字词检测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基础检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基础检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六单元字词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字词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基础知识练习题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复习课ppt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ppt课件
2009年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语文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复习题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一、二、六单元语文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复习导学稿
新星中学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
三亚市实验中学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六单元测试卷
2008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检测
2007年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语文测试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二单元综合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练习(AB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评价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练习(AB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评价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练习(AB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达纲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评价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评价练习(AB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评价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