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运河与扬子江》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3-08


《运河与扬子江》教学设计

东明县三春中学  赵修玉

【教材分析】

《运河与扬子江》通过运河与扬子江的对话,反映了一个受命于人的弱者对一个造命由己的强者的不理解,通过弱者的软弱苟且,反衬出强者的坚定执着;说明了不畏艰险、以苦为乐、奋斗到底,创造自己的生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的道理。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应该引导学生把在讲读课上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起来,因此,必须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往往是比较被动的,这是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中学阶段,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必须得到强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逐步学会如何去读懂一篇文章,如何去品味文章的妙处,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幻灯片1)

1、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赏析优美的文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奋斗的生命是美丽的”这句话,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热爱生命吗?        热爱。

什么样的行为才算热爱生命,作为中学生怎样做才算热爱生命?

认真学习,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等等。

总之,只要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直面生活,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充实,不感到空虚无聊,自己的生命就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作为中学生最应该做的事是: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大胆举手,踊跃发言等。这节课我把大家分为三个小组,看看哪个小组的热情最高!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运河与扬子江》,(板书:课题、作者)首先我们认识一下作者。

【作者简介】(幻灯片2)

陈衡哲,(1893-1976),江苏武进人。女。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新诗《人家说我发了痴》和短篇小说《老夫妻》,1920年回国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聘,成为中国第一位西洋史女教授。抗战胜利后留居上海建国后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是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位女作家,其创作在当时很有影响。主要著作有《西洋史》、《小雨点》、《衡哲散文集》等。

【学法指导】

本节课我们用“三读”学习法学习本文。

【学习过程】(幻灯片3)

一、认读课文:识记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

分角色朗读,请同学们注意:在读课文的同时,一定要拿起笔来认真标记生字词,标记自己的思想受到触动的地方。

1、      正字音。

2、   识词义。(朗读指导)

3、《运河与扬子江》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运河与扬子江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

二、解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1、找出文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语,并用横线标出和这个词语相关的最富哲理的一句话。

(板书)奋斗——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

    2、运河与扬子江这两种事物,在作者拟人化处理下有了怎样的区别?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河  我的生命是人们给我的。    江    何苦奋斗?我为的是要造命呀!

    3、运河对自己的生命的形成持什么态度,从那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态度:心足而又快乐!  理由:我不是与你一样的活着吗?

    4、运河与扬子江对于生命的看法是什么,其不同之处是什么?(幻灯片4)

看法:河——不奋斗也一样有生命的存在

      江——我的命是奋斗来的,无人能毁。

不同之处是:你的命,成也由人,毁也由人,我的命却是无人能毁的。

5、奋斗来的生命和别人给的生命有何不同

奋斗来的生命——自己是生命的主人,生活的创造者,把握着自己的命运。

别人给的生命——是别人的奴隶,没有生命的主动权,靠依赖别人而生活。

6、扬子江说自己是辛苦的主人,运河是快乐的奴隶;那么这份辛苦奋斗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

奋斗的快乐呵!打倒了阻力,羞退了讥笑,征服了疑惑,痛苦的安慰,愉悦的悲伤,从火山的烈焰中,探取生命的真谛!

三、品读课文:探究本文主旨,学习本文写法。
1、那么扬子江探取到的生命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呢?

生命的真谛在于奋斗和拼搏,在于不畏艰险、以苦为乐,奋斗到底创造自己的生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齐读: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板书)

2、同学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作者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学生回答)

老师明确:《运河与扬子江》通过运河与扬子江的对话,反映了人们要不畏艰险、以苦为乐、奋斗到底,创造自己的生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的道理。

3、作者巧妙地把深奥的人生哲理,生动形象的告诉给我们。那么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幻灯片5)(板书)

老师明确:从艺术特点看。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拟人化。主体部分采用对话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另外,还采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使主题的表达更为鲜明。

四:感悟提升(幻灯片6)

    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有没有像扬子江和运河一样的人,他们的生命现状怎样?你认为怎样做才会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话。

五、布置作业

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语句;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背诵下来,积累写作素材。

 

【板书设计】                 运河与扬子江       陈衡哲

                          

  奋斗——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

拟人化   对比反衬    对话形式

【课后反思】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运河与扬子江》公开课导学案
《运河与扬子江》ppt课件(9页)
《运河与扬子江》ppt课件(20页)
课外阅读《运河与扬子江》 《江之歌》《壶口与龙门》助读资料
比较探究《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教案2
《运河与扬子江》教案4
《运河与扬子江》ppt课件(18页)
《运河与扬子江》教案3
《运河与扬子江》赏析
《运河与扬子江》ppt课件2
《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导学案
《运河与扬子江》说课稿
陈衡哲《运河与扬子江》原文阅读
《运河与扬子江》教学反思
《运河与扬子江》ppt课件1
《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教学参考
《运河与扬子江》同步练习
《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教案及练习
《运河与扬子江》教案1
北师大版《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